//纯属虚构,消遣阅读
//人物:
我,马亮,今年46岁,加籍华人,定居温哥华,自由学者/设计师,即将赴厦门艺术学院担任环境艺术讲席教授一年。
她,冯小婉,今年26岁,福建泉州人,加拿大安大略艺术与设计大学环境艺术在读研究生。
===
今天是最后一天隔离了。
早晨防疫人员又来做核酸检测采样,左右鼻孔都要采,这真是一件不舒服的事情。这是这趟旅行的第四次测试了,上飞机前72小时内一次,刚下飞机一次,住进隔离酒店7天后一次,今天是第十三天又一次,据说离开后继续观察一周后还要测一下,总共5次。
小婉开始收拾东西了。我没啥东西,也懒得收拾。我这次过来就带了一个拉杆箱和一个双肩包。在机场办手续时候,服务员问了两次有行李要托运吗?国际航班没行李是少见哦。我这个人就怕麻烦,能简单就简单了。
小婉边整理东西边问我,“出去后住哪里?”
我说,“单位帮我在集美学村的一个老别墅里租了个套房。本来是做民宿的,现在也没啥客人,就便宜租给我了。”
小婉说,“有意思。我也喜欢旧物之美。岁月自然而然在建筑上留下的痕迹,空间所流露出的那种安静氛围,有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
我接道,“是啊,虽然削减到本质,但韵味还在。这是我喜欢的生活美学。它更像行为的表达,是习惯的无意识体现,是脱俗心境的自然流露。”
小婉,叹息了一声说,“我那房子也是别墅,是我父母离婚时,我爸给我买的,记在我的名下,算是对我的一点感情补偿。大理石装修的欧式风格。每次回来,我都感到很冷清。妈妈从岛内过来陪我,但妈妈也有自己的圈子。很多时候还是我一个人。”
我说,“等你结了婚,多生几个孩子就热闹了。”
她也没再说话,埋头继续收拾东西。
…………
午休后,我走到窗前。想起明天就要离开了。望着窗外的蓝天白云,脱口念道,“我的心是旷野的鸟,”,小婉接上,“在你的眼里找到了天空” 。两句是连起来的,都是泰戈儿诗句。小婉笑道,“是我的眼吗?”
我说,“是,因为有你,这些天过得不寂寞。”
“仅仅是不寂寞吗?有美女相伴,难道不是赏心又悦目!”小婉说。
我看着她笑而未答。
她说道,“重阳节,我请你吃饭。今天是不是该你请客啊?”我说,“自是应该的,晚餐我来点外卖。能吃辣的吗?”她说,“没问题。”
我发现一个现象,不管是哪里的女生都能吃辣的。女人真是天生的美食家。
晚餐,我点了一盆水煮乌鱼,配菜有莴笋、豆芽、魔芋和木耳。再加上一瓶红酒和两听可乐。
我俩边说笑边喝酒。水煮乌鱼特别香辣开胃,好久没有吃川菜了,太好吃了。红酒加上可乐,口感细腻舒适。一瓶酒,我们居然喝完了。
当然聊得也很开心,她讲了很多别人的故事,我讲了很多自己的故事。也谈了学术和理想。最后,好像都有点醉了。
我扶着小婉在她的床上躺下。她拽着我说,“今晚可以陪我吗?”,我说,“可以。”我也靠着床头坐上床,而小婉则把头靠在我身上。她说道“其实,我很孤独。高二那年,爸妈闹离婚,我爸找人办了一张假毕业证,就把我送去加拿大了。刚开始英语不好,预科读了两年。后来才慢慢习惯下来,但未来也未知。期望有一段好姻缘,有个归宿。但现在的世道,坏男人多,又害怕遇人不淑。爸爸忙生意又有一个小狐狸精缠着,妈妈又没见过啥世面。所以,遇到事情也不知道找谁商量。真的好苦啊。”说着说着,眼里流出了几粒泪珠,那泪珠也不往下滑,就停在那酒后粉红粉红的脸蛋上,让人生怜。
我说,“和很多人相比,你算幸福了,至少吃穿不愁。像我,别人看我潇洒,到处游学。实则是四处漂泊,居无定所。说得好听是不婚主义者,实际上是没有女孩子愿意跟我。”她听了,眼睛睁开,面带笑容地说,“那就从了我吧!”
我也笑笑说,“等你酒醒了再讨论。”
小婉靠着我慢慢入睡了。我把她放好,洗簌了,回到自己的床上。
我开始设想明天作别的场面:彬彬有礼地拥抱一下,拜拜。回头相视一笑,依依不舍。
以后我们还会联系吗?还是就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