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知乎,有一个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仔细想了想,我觉得,我好像也是这样,不仅是我,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子。
记得我小时候,看见路上的流浪猫流浪狗心里觉的它们好可怜,我以后一定要去收留它们。因为家里人不让养小猫小狗,我甚至和同学偷偷的养了起来。
现在,我仍然喜欢小动物,但是,不是小时候的那种喜欢,在路上看见它们时,会觉得它们很可爱,很可怜,但是不会去碰它们,不会去想我要养它们,现在,我能做的,我自己能做的,只是不去伤害它们。
今年十月份,有一天,妈妈告诉我,外公犯病了,很严重,情况危机。我不知道我为什么那么冷静,那是我的亲人啊。妈妈说她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问我回不回去看看外公,我说好,其实,我更想见的是我的妈妈。也许很多人要骂我没良心,可能是的吧,但是我真的没有太多感觉。
十一月份,外公去世了,我在学校,妈妈又再次回来了,我没有回去,因为请假很麻烦。妈妈在跟我聊天的时候,问我,你为什么不安慰我?看到那个消息时,我一时沉默,安慰?安慰什么呢?再多的安慰又有什么用?但我还是跟她说,我爱她,后来,几个星期过去了,妈妈发了个朋友圈,她说,表面上风平浪静,其实内心早已经崩溃到不成样子了。
生活,时间,不断地在精心的打磨着一个人,有一个人评论他说其实无情就是成长,我深以为然,越长大,遇到的事情越多,你会形成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你会更加理性,不再像小时候,一切情绪从脸上蹦出来。你会去隐藏自己的情绪,不会跟别的人诉说你的伤心,你的难过,所有的痛苦与不安,都只能自己慢慢消化,久而久之,你就会去习惯,去接受。
小时候,一个人去世了,你会去想这个人以后是不是就永远不在了,你不想他离开,所以你哭泣,伤心,你只是不想那个人离开你,你觉得,你哭了,他心疼了,他就能留下来了。又或者,只是单纯的伤心,一种纯天然的,不加掩饰的。
长大后,你会想到,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留不住,该走的仍然要走,你很冷静,你知道什么是自己该做的,什么是自己不该做的。又或者,长大的这一路上,你见过太多的生老病死,已经麻木了,伤心归于伤心,生活还要继续。
无情,我觉得是无论发生了什么,都能够做到淡然不惊,超脱万物,而不是那种没有情感,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一个人最好的样子,难道不是静看花开花落,平淡不惊面对世界的波澜壮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