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自过完年后,回到杭州,就一直像陀螺一样打转,转速越来越快。
去年双十二加入公司,至今三个多月的时间,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在很大程度上算是主动适应了公司的风格和节奏。由于部门设置的先天缺陷以及部门部分人员之间的“你不服我那我就给你穿小鞋”的互掐作风,让我这个新人有种左右为难的困楚。而领导总是喜欢接着各种场合的点醒,有意识无意识的在场面上把话传给你听,大多能瞬间意识到哪些是隐晦的说给我听,哪些是委婉的表示批评和警醒,如“我以前给县委书记当秘书时,领导走了我再走”等等诸如此类的上课,实话,我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听话的好学生。
加入搭平台后,总是会奢望着自己的前程锦绣,至少能锦上添花,历练添金。年后的部分工作节奏和状态让自身有了一些感觉,能够感觉稍微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也能获得部分领导的刮眼相看,但赏识是个相对漫长的双向过程,不急于去表现,但也不怠于表现。
上一周的工作节奏算是目前而言强度最大的。27-30日的北京高校招聘,每晚都要折腾到将近十二点,最后一晚更是只睡了三个小时。30日回来后,晚上陪着领导接待,又吃到十一点,吃完在领导办公室闲聊到十二点钟,后来还是领导夫人亲自过来把醉醺醺的领导领了回去,我也7分醉的回到了家,迷迷糊糊冲个了澡就睡了。31日早上又起个大早跟着去诸暨,折腾到晚上7点才回来,算是累得没脾气的5天,就这么扛了下来。不过,自身的感觉在这些接待、跟领导打交道的点滴中积累了一些江湖规矩、江湖套路,当然还包括红线,也让领导慢慢见识了盛军同志还是有点潜力的事实。
但潜力归潜力,重要的是当下的实力。工作还是会习惯性的将每天的事项记录在案,重要的事项会进行时间清单的梳理,在标注了ABCDEF的每页中,似乎很难发现一些能够值得拿出来炫耀的大功,可隐隐约约的觉得,在这些字母的排序中,可以用执行力与责任感将它们串联起来。不过有时候还是会在一些犹豫不定的事项中浪费时间和精力,在可以精简的工作内容上浪费了不必要的时间,而在一些关键核心的可以当做加分项的板块上用心不够,有些同事的风格还是蛮值得学习,4月份希望有些改变。
另外愈发觉得,管好自己的嘴,少说多做,是在办公室存活的关键,不多说就是不给自己挖坑,也不给别人给自己挖坑的机会。特别是在跟大领导直接挂钩的办公室,还有好多生存哲学要一点点悟,要控制好。
自有的生活,总是会在朋友们的轮席替补中填满。自认为不会把工作过多挤压生活的我,还总是会让生活添点色,尽管现在仍然不知道生活真相的底色,但我不希望是灰色,更不希望是黑色。
工作还在继续,只会继续连场打转,也知道现在的状态才是刚刚开始。生活还在继续,希望继续能够是“好青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