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点到九点朗读清醒思考的策略第一篇第二篇,并且分别录音进行回听,回听的过程中并未发觉质量下降,可能跟熟悉了自己的声音有很大关系吧,其实从朗读规格上来讲,根本都没有规格。
这本书用来当朗读书真是好的选择,我又起了将剩余两本购买回来的欲望了,真是贪欲了。
第一篇讲的是心理账户,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就是换种思考方式,比如作者将汽车的违停罚款划归到资助支出账户,这其实也算阿q精神,只不过重点是要获得内心的平静。
第二篇讲的修正效应,讲一个目标的定制并不能一点无变化的进行到底,过程中总会出现不停的修正,这在自身目标设定的过程中自我感受很强烈,过程中在修订,总在微调。比如跑步目标、1000万目标、华尔兹最终接受目标...
2、读不到一小时的中国通史,读到明朝即将灭亡。朝代灭亡不乏管理不善,皇帝不能自律,耳目闭塞,不闻社会事,沉迷享乐不自拔等等。社会不满,人心不齐,共反之,其为内忧。当时灭明朝内忧就是李自成,而“外患”则是清军(女真人的后裔,金,满洲人)。
吴三桂救援明朝途中,李自成就攻破朝都,李欲降吴,吴因自己爱姬被掠生气拒之,遂李带兵攻打吴,吴害怕乞请清军,清军帮之,就赢得了李,随后吴成为清的臣僚。清入主朝都。
难免唏嘘,再高的统治者也都会受到儿女情长所困,人心人性难测。
3、做19年的政治题,单选得分48分,分析题保守估计得10分,这样政治得分58分。
政治逐年变化,往年例题反而不能多看,会影响思维判断,在政治的学习上,除了理论思维的学习,旧年例题还是不要看了。分析题倒是可以一窥,以供参考。
由最近做题,尤其是英语,即便学完再去做,照旧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几乎全错。当年学习英语的噩梦也就苏醒过来。考虑到英语词汇的积累不是几天就能完成,又认为自己没有足够耐心或者决心对付英语,在英语的考试中,全仗天意吧。至此,对于考试通过与否也就秉持随遇而安的态度了。
后来吃过午饭回来看高等数学的函数极限,突然又有阳光明媚的感觉,看着看着,就觉着在数学上再多得到个十几分也不算难事啊。好像通过考试又变得简单了。
看看这反反复复啊。
4、早晨没有起来跑步,没什么特别的原因。
这样连续未跑的天数又增长一天,本月还有七天结束。月跑还差30公里。以后的每天平均要做到接近五公里。
5、客服典型人员成了璐姐,看到后反而觉着很好。
6、一天的情绪程度为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