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专家王继琼老师曾经讲过一个有趣的名言:“孩子不是厌学,孩子是厌家长”。孩子厌家长的本质家长的期待总是过高。
分享一个故事,有一天你的孩子很兴奋的给打电话说:“爸爸,你猜猜我这次考试考了多少分?”,爸爸说:“你考了100分?”,这个时候孩子瞬间就没有和你想继续沟通的欲望了,恨不得马上挂了你的电话,原因可能是之前的考试每次都考了80分左右,这次好不容易考到90分,本来很高兴,发现你猜的分数,自己根本够不着;下次估计再也不愿意给你打电话了;这个爸爸如果换种方式结果会完全不一样,爸爸:“我猜你考了80分”。孩子:“不对,再猜”,爸爸:“考了85分?”,孩子:“不对,不对,再猜,再猜”,爸爸:“考了88分?”,孩子:“我考了90分!”,成就感是不是瞬间就有了,其实在与人打交道中,这种现象也很常见;我们总是很容易说出对别人的最高期待。正式因为这些过高的期待,导致了别人下次不愿意在与你沟通,生活中朋友希望得到你的认可,同事希望得到表扬,领导和下属也希望一定的成绩被看见;人在鼓励下与人更容易进步;如果有人愿意与你分享她的进步与成绩,我们能够做到像下面这个爸爸一样,克制住自己的对别人最高期待。
故事继续往下,孩子说:"爸爸我考了90分,你高兴吗"?,爸爸说:“我高兴啊”,这也是很常见的回答,但是忽视了一个问题,孩子把注意力转移到爸爸的开心上,考了90分是变成爸爸是否高兴上面,久而久之也会让孩子变成讨好型性格,孩子的学习与进步,是关乎他自己的里程碑,学习是为了有自己更好的人生,而不是父母的高兴与不高兴,本来学习的压力就很大,还加上了一条父母的情绪压力;孩子如果下次考不好。那个时候还会愿意与你分享吗?王老师有一个标准答案,爸爸:“我高兴不是因为你考90分,而是因为你高兴所以我高兴”,把焦点转移到孩子身上。很多时候我们经常听到有的人夸夸其谈自己的成就、自己的荣誉,完全不在乎对方的感受,恨不得把自己的成就挂在脸上,这都是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忽视对方的感受,做与人打交道的高手,就要时刻把焦点放在对方身上。
孩子说:“爸爸既然我考了90分,那你要奖励我个玩具”,这个有的爸爸会说:你考90分是应该的,有的爸爸说:“好的,给你买,下次考100分,买个更大的”,这两个回答也不够好;仔细想想第一种回答,还是给的压力。第二种为什么不好是因为孩子把结果和奖励联系的太紧密了,忽略了学习本身和父母对她的爱。你可以这么说:“宝宝,你是我最爱的宝宝,你想要玩具随时可以给我提,不是因为你考90分,你这次考90分,我给你的奖励是一个大大的拥抱”,主动的把奖励和结果分开,是更高级的互动;在我的工作场景中,经常和合作伙伴打交道,有的时候合作伙伴非常用心的帮我完成一个目标,会随意说:那你可要请我吃大餐;有很多人会说:好的,事情搞定,请你吃大餐;这也是把当下的结果和奖励关联,也许伙伴并不在意这一顿饭,在意的是你的看见,那看见的到底是什么?看见结果、看见过程、更见人心;我们这个爸爸的方式来回答:“我们是很好的伙伴,请你吃饭是随时的事情,不是因为这次你帮我,我只看你的空闲时间”,你看见的是长期的伙伴;在以心相交;所以说与人打交道的是长期的过程;用时间的维度来审视自己的互动与沟通;
总结三点:
1、不轻易说出对别人的最高期待;
2、时刻把焦点放在对方身上;
3、主动的把奖励和结果分开,是更高级的互动。
洞察人性,做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