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应对刚愎自用的人
刚愎自用的人是一种不学无术之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种好自以为是,自认老子天下第一,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别人的意思,强奸民意;实则是不学无术,空炮一架,光有声势不见威力。 刚愎自用的人常常只以自己的见地为一贯正确,而对他人提出的意见一概排斥。只要是他提出的想法,那就有巨大的潜力;如果是别人的想法,那就一文不值。如果你胆敢提出与其想法相悖的建议,就会被他扣上一顶“刺头儿”的帽子。
在工作中,与刚愎自用的上司、同事共处,你的目标是:让你的想法得到客观的考虑,同时又不致引起这种人的反感。
1、当你向刚愎自用的人提出建议时,你应当向其申明此项建议不是要求变革,而是只供他参考。你希望得到的不过是要让你的想法得到考虑。你要强调对方的重要性。你的建议是否被采纳只能说明一个事实,那就是对方的英明。
2、在你的想法形成的过程中,对方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你必须使他充分意识到这一点,要说明你是在上周听到他讲话之后才产生这个想法的;或者说,是今天早晨他在商讨提高生产率的必要性时,你才产生这个念头的。
3、在进行深入探讨之前,你首先要问对方,他是否有时间,否则,你可能会使他难堪。如果你知道自己的建议能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不妨在开会时大胆地把建议讲出来。
4、如果你的建议遭到指责,你要想办法据理力争。在对方对你的建议发表意见时,你要记下你认为合理的反对意见。接下来在你发言时,首先要对正确的批评有所交待,而对其他意见则可不予理睬,接着你要继续论述其他正确观点。
5、你要给对方留出考虑这项建议的时间。在他感到还没有掌握一切时,为了保持自信,他可能拒绝你提出的一切建议。这时,你什么也不要说,等他了解情况后再让他重新定夺。
6、如果对方拒绝改变他的主意,那就回去重新组织你想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再次向他提出。因为有时候,人们因为一种理由拒绝后,可能会因为另外一种理由而接受。用迂回的方式使他改变主意。
怎样应对“万事通”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不学无术的“万事通”之人。这种人看似精明能干,常常还目中无人,自称无事不知、无事不晓。他们自信十足,性格外向,总是不容分说便把他的观点堵在你的嗓子眼处,十分令人讨厌。他们善于宣传自己,这些万事通通常学识渊博,截然不同于那些不懂装懂的吹嘘者。
万事通”般人做事比较得体,工作能力比较强。既然通常情况下他们都是对的,那么你的目的就是学习和利用能让他们夸夸其谈、口若悬河的点子,而不是被他们气得火冒三丈。下面的两种做法值得借鉴。
1、提出实质问题 与这种人相处,你要认真听取,避免争论,你要用强有力的,实实在在的问题打断他的夸夸其谈、比如提一些诸如:这两者怎么比较?已经报上来的是什么结果?跨度时间多长?需要什么财力等方面的问题。
2、认真审核资料 验证你对对方的质疑。一旦证实他们的确犯了错误,你可以公事公办,拿出正确资料,但是不要直接挑战他们的专业知识,正面指出他们的错误所在,你不妨建议他们换个角度考虑一下。比如,可以说:“我知道这解决不了咱们的问题,但是如果从这里下手改,你认为会不会给我们一些新的启示?”
总之,“万事通”般人一般是精明能干的。一旦确定他们那里出现错误,让他们体面地接受你的观点是惟一可以使他们冷静下来的办法。如果你试图与他们正面交手或是使他们处于劣势,那么为了保住面子,他们会用一连串不相干的论据对你进行狂轰滥炸,因为在他们眼里任何不同看法都是对他们的人身攻击。
怎样应对不学无术的上司
有了多年的工作经历之后,你可能已经发现上司有各种各样的类型。从作风上来说,有的平易近人,有的清高自大,还有的傲慢狂妄;从性格上来说,有的开朗随和,有的孤僻猜疑,有的阴险狡猾;从能力上来说,有的才华横溢,有的徒有虚名,有的不学无术。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上司,对下属来说都有难以应付的一面。 难以让人应付的上司有许多种,这一节我们主要介绍那种不学无术的上司以及应对这类上司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1.不学无术上司的特点 不学无术的上司在工作上往往很难独当一面。这类上司的才能简直令人不敢恭维,他们之所以能爬到如今的地位,他们不是凭借娴熟的专业技能,而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不学无术的上司甚至根本不了解他领导的这个部门的工作运转情况。不是他不愿意了解,也不是他工作太忙没有时间了解,而是他缺乏专业知识,根本就无法了解。
2、推动上司发挥专长 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上下级之间的利益都是一致的,“上级有成效,下级才有成效”。不断地推动上级发挥自己的专长,是下级自己工作富有成效的关键。上级因个人生活经历、爱好、志趣、素质、层次不同,其专长也各异。
3、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与不学无术的上司相处时,如果你有着超群出众的能力,并且你的上司并不排挤你、压制你。那么,你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一般情况下,在能力强、领导有方的上司手下工作,能使自己的能力有较快的提高。但对于能力强的下属来说,在不学无术的领导手下工作更能春风得意地表现自己。 “真正的金子到哪里都能发光”。与不学无术的上司相处时,你完全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你可以做出更多更好的成绩。虽说“强将手下无弱兵”,但有时候,弱将手下更能出强兵。
4、择木而栖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如果你的上司过于不学无术,丝毫没有发展潜力,那么你就应该考虑一下是否该离开这样的上司了。
5、不苟求,少期待 实际上,对于这种确确实实非常不学无术的上司,你最好不要对他有过多的苛求。同时你也不要对这种上司有太大的期待,更不要把自己的前途寄托在他的身上。
怎样应对不学无术的同事
不学无术的同事一切从自己的信条出发,只有相信他自己才是正确的,并且这种同事毫无道理地期望你完全同意他的观点。如果你挡了他的道,他就要毁掉你;而如果你与这种不学无术的同事有分歧,他会把你拖垮。不学无术的同事自以为是,确信天下惟有他正确,只有他自己才懂得推动工作的惟一正确方法。这种同事精力充沛、能量很大,他们不停地宣传鼓动,直到把你改变过来才肯罢休。他们宣传自己的信条就像他们在传播福音。起初,你还能据理与不学无术的同事相争,但你丝毫不能阻击或者减少他们的“宣传鼓动”。这样,一段时间以后,你没有力气了,就再也不能说什么了。
1、审视自我 你的目标是要客观行事,不要因对方的不学无术而感情用事。重新考虑你自己的观点,不学无术的人观察问题的方法跟你不同,而且固执己见。那个观点有道理吗?他是否在竭力把不能接受的标准强加于人?然而,再回到你自己的立场上,考虑正反两面意见。
2、善意提醒 不学无术的同事都比较自信固执,这其间你要探明他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这个工作的影响,并在工作中注意提醒他,他就有可能对这些善意的言语有所接受。你可以讲一些巧妙的话语:“你精力充沛,干劲儿十足,我们都很欣赏你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精神。但这些记录提醒我们在哪个方面应谨慎从事,因为现在的形势难以捉摸。”
3、充满自信 在陈述自己的观点时,要充满自信。因为自己的解决方案,除了有先进的理念和完美的步骤,以及平时积累的丰富素材,还经过了严密的推理和论证。所以,要充满自信地和对方竞争,自己就一定能够取胜。
怎样应对不学无术的下属
不学无术下属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如果去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他们的一些特征。不学无术的下属,为了引人羡慕或注意,他们常常夸大自己的重要性。这些轻浮、自命不凡的误导“专家”讲起话来如此自信,以致你当然会相信他们所说的话千真万确。几次受骗后,你开始明白这些人其实是志大才疏、自欺欺人。
下属总是把一些事情吹嘘得条条是道、合情合理,不由得你不相信他所说的,虽然他不是有意瞎编,但却常常误导你。你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阻止他继续误导你。 1、和气地要求对方作说明 请他们解释一下自己说过的话。一旦要求作进一步说明,或者提供实例时,吹嘘者往往含糊其辞、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当你还继续与他们共事时,最好劝阻他们而不是蔑视他们。
2、不要直接揭穿 对于这种信口开河,讲起来不着边际的下属,也要给他们一定的回旋的余地,不能一棒子打死,即便看着他们自以为了不起的行为很生气,也不要存有什么戳穿他们的念头。你可以婉转地指出:“也许你指的是去年同时制定的另一条差不多的规定吧。除了几处细节外,他们的相似之处的确不少。有的时候,我自己也难以把它们分清楚。先做手头上其他工作吧,这一些事可等以后有时间了再商量不迟。
第三章 你自己的处世原则
原则一:宽为怀 宽以待人就是对人要宽宏大量、心胸宽广。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肚量直接影响你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能否协调发展。茫茫人海,人心各异,心中理想的朋友的确难以寻觅,日常交往中,磕磕碰碰的烦心事时有发生。很可能一些不好相处的人对你耿耿于怀、寸步不让,忽而满天乌云,忽而倾盆暴雨、电闪雷鸣,令人防不胜防。 人生需要宽容和大度。宽恕、容忍可使你保持心理上的平静,大度可使你赢得宝贵的时间。不是去恨、去敌视、去攻击,而是以柔克刚。付之一笑的态度能使伤害你的人无地自容,激起他内心真正的震撼,同时又终止了你攻我回的恶性循环。更为重要之处在于,不好相处的人便会因此而钦佩你的人品,投给你赞赏的目光,付给你更多的好感与友爱。宽以待人、自然坦诚,会让你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的才能与潜力。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宽以待人呢? 第一、容人之过,谅人之短。应当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能只看到不好相处之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就大惊小怪,揪住不放。
第二、大事清楚,小事糊涂。大事,即原则性的事,要清楚、要坚持、不能含糊。小事,即小是小非问题不要太认真。不要斤斤计较。清代画家郑板桥讲“难得糊涂”,实际上指的是对小问题要马虎一点为好。古人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如果你对别人过于苛求,吹毛求疵,那么你就会变成孤家寡人了。
第三、乐于忘记,不计前嫌。有位政工干部拥有很多至交,人们问他有什么秘诀,他说:“我只记着别人对我的好处,忘记了别人的坏处,这就是秘诀。”古人也说:“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原则二:忍为最 “忍”作为一种处世的学问,在你与不好相处的人交往时,是绝对不可欠缺的。它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俗话说:“心字头上一把刀,一事当前忍为高。” 人与人之间存在竞争和利害关系,特别在工作中,比如在一些合资公司,特别是外资公司里,追求工作成绩,希望赢得上司的好感,获得升迁以及其他种种利益冲突,使得人们之间天然地存在着一种竞争关系。而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又不是一种单纯的真刀实枪的实力较量,而是掺杂了个人感情、好恶、与上司的关系等等复杂因素。
原则三:多理解 人们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获得成绩,有喜事时,希望得到他人的夸奖和祝贺;受到挫折、遇到不幸时,希望得到他人的温暖和帮助。如果当你发现有不好相处的人被孤立时,你就要想方设法来改变这种状况,以便使他(她)在人中“合群”。不好相处的人由于自身的各种原因而得不到大家的理解与信任,可是他们自己又一时无力摆脱“作茧自缚”的境况。
小红自己都吃惊地发现她竟然了解有关小寒的那么多东西:
(1)小寒被一个她认作“姑姑”的人抚养大,她没有妈妈,她对他的父亲一无所知。
(2)传言小寒的“姑姑”有一串同居的男朋友。
(3)小寒住在一幢混合公寓里,里面住着许多“问题家庭”。
(4)小寒患有气管炎,并且经常旷工。
(5)她在美容院里没有朋友,男孩子都不喜欢她。她对女性朋友存有恶意,她们也都回避她。
(6)周末休息时老板常常把小寒留下来加班(这使得她没什么机会和其他人交朋友!)
(7)小寒不诚实、不可捉摸、富于攻击性、抽鼻子、不招人喜欢,而且大多时候极为讨厌(如果你是像她那样被抚养大的,你说不定会更糟)。但她也是脆弱的、困惑的、不幸的,她有动人的微笑并且有时会送令别人感动的小礼物。
(1)不再让别人责备小寒的固有禀性。因为,小寒的出身致使她有那么多缺点。
(2)尝试与小寒的亲人接触,了解她的更多细节。
(3)当小寒因为气管炎而旷工时,劝让老板不要扣发她的薪水。
(4)创造机会给小寒的工作打好分,并适当地表扬她。
(5)劝说老板不再在周末工作休息时扣留她,给她更多机会与其他朋友打成一片,劝说其他人一起善待她。
(6)给她更多机会帮助做美容院的工作,对她的努力给予鼓励(当她做这些工作时,借机与她进行私下谈话,以更好地了解她并建立友好的关系)。
原则四:避冲突 和不好相处之人在一起工作少不了会产生分歧,有时甚至免不了发生一些争执,严重时还会闹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双方还可能因此结下怨仇。产生这种争执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1)没有以诚恳的态度详细倾听对方的意见和见解,而急于想知道对方的目的。
(2)双方没将问题阐述清楚,有些含糊、不坦白。
(3)双方谈话激烈,互不相让,过分强调自己的见解和理由,而未能静下心来,弄明白对方的真正意图。
(4)双方可能均具有个性,而又难以克制,时常为一点小事就暴跳如雷。
讨论的原则是:要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及从容镇定的声音,努力不让对方厌烦,不迫使对方沉默而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 保持冷静、理智和幽默感。如果双方都能让自己专注于问题本身而不是感情用事或固执己见,那么,讨论就不至于降格为争执,分歧也就很容易消除。 如果你的声音渐渐提高,说出“我认为这种想法愚蠢透顶!”这样的话来,那就成为一种伤害他们并成为反驳你的理由了。为赢得一场分歧而和不好相处的人水火不容,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但越是遇到这类棘手的问题,就越应该积极辩明,明确责任,积极消除分歧,以避免冲突。其关键点主要有:
(1)不要畏惧。不必害怕不好相处之人的声色俱厉,越是嚷得凶其观点越是经不住考验的。 (2)把握时机。寻找一个恰当的机会进行辩解非常重要。 (3)自我反省的事项要越简单明了越好。适当点一下就行,但要点到本质上,说明对自己的观点有足够的认识。 (4)辩解应该越早越好。辩解越早,分歧消除得越快;迟迟不说明,越拖越误事,双方会一直相持不下,冲突将很难避免。 也许,你会感到困惑,觉得与不好相处的人发生冲突是不该的,其实,只要在处理这等事,时时有原则和保持冷静,一样可以应付得潇洒利落,又不至于产生坏的影响。
规则一:对事不对人。切莫把私人恩怨算在公事的账上,这只会徒增绊脚石,试想,若对方因仇视你而处处敌对,事情只会越弄越僵。 规则二:应着眼于双方利益和价值观,而非只着眼于自己一方。如果万事只有利于你方,对方当然寸步不让,所以利己利人最有效。 规则三:你要弄清自己和对方辩解的目的。以冷静、坚定和变通的态度与对方商议并适当的忍让,这往往是达到目的的最佳手段。要根据客观的标准去解释,凡事容忍却不失自己的原则和立场才不会招致损失。
原则五:留面子 聪明的人在与不好相处的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说话办事有理有据、有礼有节、很有分寸,从不把话说死说绝,说得自己毫无退路可走。
如果清晨你满怀热情地冲进办公室,准备大干一场时,竟发现人人对你视若无睹,谁都不愿主动与你说话,更不会有人与你倾吐工作中的苦与乐,你还会有心情好好工作吗?当然没有!那么,你可以仔细想一想自己是否有以下表现: (1)当大家难得聚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你是否仍然自命清高地去做自己的工作,从来不走过去参与其中,开上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或谈些家务琐事? (2)你是否很不负责地随便把同事告诉你的话转告了上司? (3)当同事在你面前有意无意地表现自己有多能干、有多受上司的宠幸时,你是否不但从不称赞、祝贺他们,还总是显出一副不以为然并颇带嫉妒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