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第三节课,我们正在上《鲁滨逊漂流记》导读课。介绍完创作背景,我顺势抛了几个问题,想激发一下兴趣。这时,我们班的“开心果”开火了,胡乱嚎答案。我见状,二话不说,立马让他上台读一读。
既然想让大家关注,索性公开给他一个舞台。结果聪明的他立马反应过来,知道自己胡闹让老师发现。他不好意思地读着,我提醒他:“咱得拿出刚才坐着回答问题的劲头,让教室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听见。”他怯怯地读完了。
我不想直接停下来批评他,耽误大家的时间,还不给他面子。我在大家看书的时候,悄悄来到他身边,告诉他下课后来一趟办公室。
课间,他如约而至。
开心果,我自己给他定的,他被学生称为“搞笑集”。
疫情假期,我和他沟通过两三次,学习成绩不好,但是很机灵。从他妈妈的口中得知,这个孩子很想开学,用他妈妈的话说就是,“俺儿长这么大还头一回盼着开学呢,从来都是愿意在家里跑着玩。头一回啊!看来是真在家里憋够了。”
“《鲁滨逊漂流记》你读过吗?”我其实在调查的时候,本来就知道他没读。
“没有。”他不再那么嬉皮笑脸。
“那你是怎么知道鲁滨逊遇到眼镜蛇?”我追问。
“我看到图片想的。”他笑了,还有点腼腆。
“不孬,想象力丰富。那你说说你还想到鲁滨逊会遇到什么?”孩子能想象是不错的,我想让他继续往前走一步。
“动物袭击,还有那些树藤绊住脚……”他眼睛里闪着光。
“你的想象很合理啊!”我笑着说。
“开心果,疫情期间,我知道你在家里憋着难受,为啥啊?”我引导他想象鲁滨逊的孤独感。
“没人跟我玩,无聊。”他回答。
“你知道不,鲁滨逊流落荒岛28年啊!你说他是不是跟你一样憋得慌?”我还是笑着说的。
“好,你想不想知道书里跟你想的一样不一样啊?想不想看看鲁滨逊的感受,看看他怎么熬过来的?今天晚上回家看看,明天来给我说哈!”我很平和地问。
“好!”他很爽快地答应了,一溜烟跑了。
今日反思:上课捣蛋的孩子光想得到关注,所以我们就真关注他,别着急,慢慢来跟他交流,没准啊,这个孩子就再不捣蛋了,他会从心底服你。继续观察他的表现,一定跟进他,处理好一个标杆,杀一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