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倾向于找什么样的人做对象呢?
按照弗洛伊德的父母偶像说,年轻人找对象的时候喜欢以父母的形象做模板,女孩找心目中的父亲,男孩找心目中的母亲。这个理论源自于精神分析的俄狄浦斯期的恋父恋母情结。
也有心理学家认为,年轻人找对象与幼年形成的依恋模式有关。比如,如果是焦虑型的人,小时候关爱不足,就喜欢找父母相似类型,渴望弥补小时候缺失的爱,可能会特别粘人,总担心可能会失去爱;如果是回避型的人,可能小时候得到爱很少,感觉无论如何也没有人爱我,于是把自己包裹起来,好像很强大,就会找像自己的类型做伴侣,应对模式是超理智或者打岔;如果是安全型的,选择对象就会比较灵活,内心比较正面积极,各种类型都可以适应。
还有心理学家认为,年轻人找对象最理想的是那种“表面互补,内心一致”的类型。比如,内心比较弱小的,希望找一个内心强大、可以依靠的伴侣;不会做饭的希望找一个会做饭的伴侣;比较强势的希望找一个顺从、听话的伴侣等等。表明互补,内心是一致、相似的。
伙伴们!恋爱对象的选择是由潜意识决定的,就像俗话说的,对眼、有眼法、有缘,或者说有怦然心动的感觉,一见钟情。研究起来,是有内在规律的。
(作者:姚松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