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日 星期四 阴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为恶是格物!”
这四句教是王阳明晚年向众弟子提出的恍恍惚惚的几句话。据心学的拥趸、思想家耿定向说,“四句教”实际上就是“致良知”的步骤。
而耿定向在给王阳明作传时还特意提到了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正是王阳明本人的现身说法。
这个例子的大概就是:王阳明功成名就后回老家休养,老家有一个老人,无妻无儿无女一个人,身体又不允许他耕种,为了不让自己晚年无法过日子,他想把自己的地卖给王阳明换点儿养老钱。因为土地买卖不合当时的法制,王阳明又不忍老人在走到人生尽头时因看不到自己的土地而难以瞑目,所以就拒绝了,给了老人一些养老钱。
当时的王阳明为自己做的这件不违良心之事有点儿沾沾自喜。但后来却又差点儿因为这事在良知上载了跟头。
有一天,王阳明和他的一些弟子去山间游玩。正在兴头上,一弟子指着一片飘着泥土清新的土地告诉王阳明:这就是老人想卖给他的土地。王阳明看了看土地,直叹这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那突然一瞬间,王阳明有点儿后悔当初没买下老人的这片土地。但很快的,王阳明打了个寒战,他在想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想?自己怎么会懊悔?这状况摆明了就是有了贪欲。一定要消除它。于是,这一路游玩王阳明都没有再说话,而是一直在消除心中刚才出现的贪欲……
对于这个例子,耿定向讲完整个故事后,就用四句教做了精致的分析:
王阳明和弟子们在山间游玩,心上是何等的坦荡,没有任何善恶,这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
可当弟子告诉他那个老农土地的消息后,王阳明马上就动了懊悔之心:天啊,这里真是个好地方,当时我怎么就不买下来呢!这就是“有善有恶意之动”。
“意”动了后,王阳明突然就感觉不对,这是私欲,是恶的。他是怎么知道的呢?当然是良知告诉他的,因为良知能知是非善恶。这就是“知善知恶是良知”。
良知告诉他了是非善恶后,他立即沉默不语,开始专心祛除这种被良知判定的“恶”,这就是“为善去恶是格物”。
自我总结:对于王阳明的“四句教”。我们每个人都能看懂、读懂、甚至领悟其中含义。可是,在面对身处物质提高,环境越来越好,科技越来越发达的社会的我们来说,要做好这“四句教”却是比去赚取更多财富还要困难。因为良知已然被‘欲’所侵吞。要抹去这层‘欲’会比抽筋剔骨还要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