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小说的第一部分时,我本以为故事只是在讲懵懂少年与寂寞女人之间的故事,他们“朗读,洗澡,做爱”,一切显得那么平静,一切又不那么平静,年少单纯的米夏只是享受着忘年之恋带给他关于精神与肉体的欢愉,对于汉娜的过去他好奇但不追问,对于朗读他更是欣然接受,把这一切当做他爱的呵护。但是他期望占有更多,期望他们的爱情能够更加透明,同时他又怯于公开。他和汉娜在一起的时候是平静的,追寻的过多意味失去的过多。他踽踽前行,对于结局他也许心中早有答案。他们的感情开始变得平淡,见面也变得过于程式。直到汉娜不辞而别前夕,他开始背叛他之前所珍视的一切,心中的愧疚让他把汉娜离开归因于自己,但是一切的弥补都是徒劳,他第一次彻底失去她。
之后,米夏开始了平静的学习与生活。他仍热爱朗读,仍怀念着与汉娜的爱情。最终苦苦的思念掷地有声,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场合他终于见到了仿佛梦中的人。再次见到汉娜,米夏看到的是一个衰弱女人的背影,一名背负着集中营看守之名的被告的背影。而对于他曾经好奇的关于自己爱人的过去,他平静地接受着冷漠蒙着灰色的答案。他知道了她需要朗读者,他也知道了隐藏在她身后的善良却冰冷的真相。在那个痛苦的时代,她只是一个冰冷的齿轮,在她面前是满眼的杀戮与冷酷的执行,但她终究是善良的,她心疼她的朗读者,她为自己的过去痛苦,她为自己的身份焦虑。做过的事情,她不去辩解,即使在现代人看来这些事是罪恶至极,她最终将赎罪寄托在了“修道院式”的牢狱生活。
米夏此刻表现得不在热烈,他对于汉娜的感情也只存在记忆之中,他希望汉娜去为自己的权利抗争,但是对于他们关系的疑惑使他停滞,他无法轻松地站在她面前为她出谋划策。他知道文盲的身份让她感到羞耻,她就是不愿承认自己的缺陷,即使这份羞耻让他失去更美好的生活。米夏“什么感觉都没有”,经历了正常的恋爱婚姻之后他也许已经心如止水,抑或是因为汉娜的形象已经太过久远业已消磨在了不断升起的记忆余晖里。不管怎样,生活将一直继续,汉娜的故事也会一直深植于米夏的记忆之中。
轮转的回忆和现实中的人物连接在了一起,米夏对于那个汉娜的记忆,对于那个胴体姣好的汉娜的记忆,对于那个喜爱他朗读的汉娜的记忆逐渐丰沛起来。他继续朗读,因为他明白了他为什么成为她的朗读者。
然而,故事的最后一刻,汉娜本能和米夏重修旧好,即使不能找到当年的激情,也让能使两颗柔软的心靠的更近。也许是出于米夏不知所措的冷漠,也许是出于对于自己身份的羞愧,汉娜始终无法将这样一个衰老的自己交给那个“小家伙”,在他面前,她已经没有秘密,她的娇容月貌也已经不在。她只想要他的一个拥抱,足矣。
最终,汉娜选择了离开,用最胆怯的方式回应这段跨越如此悠长岁月的爱。爱是盲目的,也是茁长的。米夏对汉娜的爱始于对于性爱的探索,流淌于难舍的思慕,止于他对爱的承认对爱的墨守。汉娜对米夏的爱始于对于身份的焦虑,她空洞寂寞且向往美好,这份爱既特殊又敏感,她有始终无法痊愈的心结,她也将这份爱永远的止于她对于爱的胆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