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征程新起点,组织部门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建强基层组织、锻造过硬队伍、集聚优秀人才,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筑牢红色堡垒,以高质量党建激活新质生产力“新动力”。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红色引擎”作用,通过在产业链上组建综合党委,指导链上企业党组织工作,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激发企业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坚持在“产业链”上聚党员,抓好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着重将一线党员培养成为技术骨干,将技术骨干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为产业发展汇聚红色力量。积极推行以支部为引领、合作社为纽带、基地为示范、农户为主体的“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形成产业带民富的良好格局。
聚焦蓄力赋能,以高素质干部提升新质生产力“新动能”。推进现代化建设,干部是决定性因素,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一支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着力提高干部的专业化水平,围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绿色发展等方面,加强履职能力培训,定期举办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新质化”专业培训班,培养一批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精兵强将。建立完善干部在斗争一线磨砺、在复杂环境成长、凭实干实绩选拔的培养链条,有计划地安排干部参与重大任务、经受实践历练,拓宽干部思维视野,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力赋能。坚持严管厚爱、奖惩分明,完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以更规范、更有力的制度激发干部干事创业主观能动性。
凝聚智慧力量,以高水平人才引领新质生产力“新跃升”。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不仅是第一资源,更是稀缺资源。要强化项目引才,紧扣当地重点产业集群,瞄准产业紧缺技术,挖掘本村的“土专家”、“田秀才”,引育一批产业急需人才,带动形成新质生产力。要聚焦当地发展需求,整合社会资源,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模式,进一步突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紧缺科技人,提高人才培养实用性。要落实好服务保障,及时解决人才在住房、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实际困难,规范以绩效为导向的人才考核制度,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奖励表彰力度,真正以“人才链”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撬动资金链,实现新质生产力新的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