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沁听Live的【024】篇文章。
作家的书、画家的画、歌手的原创歌曲都是作品,把自己的内容用作品来呈现,可以证明你的实力。也可以代表你这个人,是人们认知你的工具。
在工作中,拥有作品思维的人能够更好地帮你打造个人品牌。
好的作品越多越好,你的个人品牌就越值钱。
001 没有作品,你所有的学习都是白废
很多人花费了很多时间、金钱和精力去学习,最终好想学了点什么,又好像没学什么。这都是因为学习了的知识,没有沉淀下来,也没有应用起来,更没有形成自己的作品用来变现。
朋友圈里也有很多人都在打造个人品牌,往自己的身上贴了很多人设标签、平台背书、励志标签、职位头衔,但是这些东西有的时候看起来会觉得很虚。
一开始可能会觉得很厉害,好多标签,但其实一接触会发现其实很水。
为什么不能说服别人?因为缺乏实实在在的作品来佐证个人品牌的虚实。
所以往往个人品牌不是包装出来的,是做出来的,用自己的作品来说话的。真正厉害的个人品牌应该是作品和标签高度统一,互相加持的。
002 做任何事情,都要积累代表作
我们在职场中工作的时候,有没有带着作品思维在积累自己的作品呢?这重要吗?很重要,关于你年底的述职报告和年终奖,以及你的简历是否漂亮。
有的人工作5年,简历上都没有几个亮眼的项目和成绩,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打杂经历,那很难实现升职加薪。
而有的人工作两三年,因为做了好几个优秀的项目,为公司带来不菲的业绩,年终奖颇丰。
什么是你的作品?
可以理解为你在职场上做过的每一件实事,都是一个作品。这些都是你能力最直接的证明,也是你个人口碑的直接来源。
你写的每一份报告;
你剪辑制作的每一个视频;
你设计的每一张海报;
你促成的每一个项目;
你服务的每一个客户;
你运营的每一个社群。
这些都可以看成是你的作品。
我们在工作中要带着作品思维去做事,为了给自己积累作品,可以主动和领导要求跟着公司的新项目去学习。
在新项目中去学习和尝试,在某一个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做出一点点成绩。对于职场新人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经验积累的工作作品。
为了积累更多的代表作,在工作中就会变得更加主动,更加愿意尝试和接受更多有挑战性的项目。以此往来,作品就会累积得越来越多。
为什么要这样?因为你当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撬动更大的机会和更美好的未来。
如果你有10个很好的作品,在换下一份工作的时候,必定能获得更好的机会,去更好的公司,获得更高的职位和薪水。
在这10个作品里,能好好打磨1-2个特别厉害的代表作,那就更能证明自己的能力了。
一个亮眼的代表作,背后是个人整体的综合能力的体现,和追求极致的结果。
003 作品思维:提高有限时间的利用率
李笑来老师的书中有这么一个观点: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一定要想办法把你的时间卖多份。
这是提高我们自身时间利用率的有效办法。那时间要如何才能做到重复利用呢?答案就是:用作品将时间沉淀下来。
写作是一种最典型的沉淀时间的方式。写一本书可能需要花费1年的时间,但是这本书可以一直卖,带来的长尾效应是不断的。写文章也是一样的,将会成为一个作品留在网络上被大家搜索。
把自己的知识形成一个网课,放在各大平台上去售卖,也能一直卖一直扩大影响力。
要想最大化地利用我们的时间,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做沉淀作品的事情,不要让时间就这么一次性流逝了。
我们的人生需要作品来沉淀。
从现在开始,请不要再默默无闻地独自耕耘了,不产出、不运用、不得到反馈,就算学一辈子也不会获得真正的成长和机遇。
真正的学习成长不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而是“反馈、反馈再反馈”,只有不断产出,获得反馈,我们的人生才会发生真正的变化。
只有作品,才有穿透时间的力量。
-The End-
沁听Live,30+职场女青年。
每天坚持写作2000字,用行动抗拒焦虑。
30+职场女青年、自媒体人、一个可爱宝宝的辣妈等多重身份,面临工作、生活和个人成长多重压力,唯有行动能解决任何问题。
谢谢你关注我,成为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