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小年,年味在逐渐浓郁起来,街道上的红灯笼已经红红火火,年真的要来了。
迈着无法阻挡的脚步,对于年我现在已经只把它看做一个时间必经之路的小站,一个生命必须经历的岁月,而关于年的美好与记忆,永远停留在小时候。
那时过年,是一件多么令人期待的事情,往往是刚过了这个年,就在算,啥时候再过年,而那时却感觉时间好像停滞了一般,很慢很慢。
那时过年前好多天,家家户户就开始洗,擦,打扫,家里家外的每个角落都要彻底清扫一下,我们放假了,自然就是大人的好帮手。
那时过年有很多好吃的,是平时都吃不到的好吃的,家家户户包包子,炸丸子,炸带鱼,到处弥漫着炊烟,到处散发着香味。其实现在想想,那时过年吃的未必有现在平时吃的好,可是现在啥都不想吃,而那时却早早巴巴的等待,。
那时的年有新衣服穿,哪怕是粗粗的家织布,祖母或者母亲在闲暇之余一针一线自己缝制的,就在三十的晚上特别乖巧听话,生怕大人信守诺言,不听话不给你穿新衣服。现在还记得有一年快过年了,奶奶领我逛街,儿童服装店里一件红色的衣服吸引了我的视线,奶奶让我试了试,说不好看,不合适,其实明明很好看,也很合适,我有点不高兴,又不敢说出来,那红色小格子白色蕾丝边的领子,我都喜欢。于是几日都不开心,有一天放学回家,奶奶拿出一件衣服让我试一试,这不是那件我喜欢的衣服吗?我欣喜若狂,尖尖的领子。白色的蕾丝花边,好时尚,好合身,我以为奶奶给我买的,原来是奶奶买了接近花型的布头给我做的,到现在,这件衣服都是我记忆中最漂亮的衣服。
那时的年有压岁钱,哪怕三十坐着守岁一晚上,初一早上肯定是要早起的,奶奶说,初一起的早,娃娃都勤快,最主要的是初一一大早,爷爷就会早早坐在椅子上,拿出准备好的新钱,一元一张,你磕过头,道过问候,就会得到一张,九个孙子外孙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孩子们内心是欣喜的而下跪磕头拜年却是认真和虔诚的。我们家大人给的压岁钱算是多的,老公说他小时候都是两毛五毛,就那样,孩子们也乐此不疲的愿意跟着大人冒着冷冽的寒风和厚厚的积雪去走亲戚,那时感觉亲情都是浓浓的,亲戚家的热炕是暖暖的。
说起我记忆中的年,奶奶一定是永不褪色的主角,我从小和奶奶呆的时间比较多,奶奶没读过书,没有文化,就她自己说,她只认得两个字,男和女,就是在扫盲的时候学的,后来她也只能认识自己的名字,而她老人家特别有仪式感,她会在不同的节日,弘扬许多非常传统的文化,关于过年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点,她都要安排的好好的扎扎实实的,什么时候干啥也自是不会马虎的,也许因为她没有文化,因此她几乎不让我干任何家务,我的任务就是学习,每回开家长会,是奶奶最开心的事。而因此在我的关于年的记忆里,只有奶奶在忙东忙西,
在三十的晚上先放炮,再贴对联,在包饺子吃年夜饭,大人和孩子们坐着守岁,现在想想,或许那时家里人太多,而家里地方又小,只能坐着吧。
初一中午全家的盛宴,那是奶奶的骄傲,每一道菜都那么好吃,人很多,桌子上摆的满满的,口水早就流出来了,可是必须得等大人都坐好了,我们孩子才可以挤在大人旁边,这就是长幼有序吧,
三十晚上初一早上的鞭炮那是不能少的,舅舅也必须给外甥要送灯笼的,小孩子满大街,满村道举着灯笼开心的笑着,追着,闹着,不小心,谁的灯笼就会被撞的着火了,他会悻悻的哭一下,然后就那着蜡烛跑开了,
年,年年都过,年味似乎很浓,布置的很漂很亮,吃的更好,穿的更好和之前比,天天都是新年,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少了那份惦念,那份浓情,爷爷奶奶走了,爸走了,年里多了一份忧伤一分思念。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而年的美好还和你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