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像一块顽石
有一次俯视人间的弧线
我飞进苏州河的水底
变成它怀里自由的鱼
——歌曲《苏州河》(蒋明)
7月28日,FIRST青年电影展在大雨中落下帷幕,恭喜娄烨获得了“年度面孔荣誉”。在此之前不久,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也传来喜讯,娄烨的新片《兰心大剧院》入围主竞赛单元。再早之前,今年4月4号上映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也入围了台湾金马影展几项提名。
可以说那个先行者在沉默中带着自己的作品以最佳姿态强势回归。所以今天要写一下目前娄烨在豆瓣上最高评分之作《苏州河》。
母胎solo21年的我太难懂《苏州河》的爱情了,接连两天看了四遍,才写下一知半解。
大概是一个戏多的男人失恋后给自己脑补了一部80分钟的电影。
影片有四个主要人物:用摄影机记录苏州河一切的“我”;我爱着的美人鱼“美美”;和美美长相一样的“牡丹”;一直寻找牡丹的“马达”。
苏州河可分成现实和童话故事两条线,有纪实也有故事,摄影机里是真实的那个时代的上海,和发生在这个悲情城市的爱情故事。
在这个悲情的城市里,孕育的都是不正当的人:牡丹的爸爸靠走私沃特加谋取不义之财;马达勾结码头黑帮绑架牡丹,团伙却又互相暗算;酒吧老板不正当营业,派手下打砸马达的摩托车并且殴打马达。苏州河两岸破败,河水污浊,这样的环境下,“我”也成功变成一个极其世俗的人。
让我爱上《苏州河》的原因:
第一是贾宏声情绪大于动作的眼神表演。
“两个不相识的人坐在一起,然后呢,然后,当然是爱情”那刻是柔软的眼神;
绑架牡丹,和牡丹在废弃大楼天台上,无数复杂心情的眼神;
再次回来碰到和牡丹长相相似美美时恍惚的眼神;
“那个时候我没有骗你,我到现在为止也没骗你”那刻真诚的眼神;
看美美的“美人鱼”表演时痴迷的眼神;
最后找到牡丹,和她坐在河边愧疚的眼神……
贾宏声在这部戏里,每一个眼神都饱含情绪。可惜……他已经不在了,他一定是变成了苏州河底一条自由的鱼吧。
第二是手持拍摄环境,和以“我”为主视角叙述,让观众更易掉入这个故事当中,成为见证者,也让故事蒙上时代感,像是讲了一个有年代的世纪爱情故事。
第三是整体的叙事框架:
影片开头是美美和我的一段对话: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
你会像马达一样找我吗?”
“会啊”
“会一直找吗?”
“会啊。”
“会一直找到死吗?”
“会啊。”
“你撒谎。”
关于“撒谎”是一个有趣的议题:“我的摄影机不会撒谎”,但通过摇晃不稳定的镜头,电影中的“我”编造了一个爱情童话。摄影机不会撒谎,但人会撒谎,所以就有了电影开篇的独白:“别信我,我在撒谎!”,“这样的故事,连我都能编”。
“我”最后不过只是一个撒谎的人,世俗地等待着下一次爱情,而马达那样执着中带着傻气的浪漫男子,也许真的只是出现在“我”编纂的爱情童话中。
影片的结尾处重复了上述对话又多加了剩下几句台词:
“像这样的事情,
只有爱情故事里才有”
“你不信?”
“不信...真的”
最后美美离开了我,我也不会像马达一样去找她。因为一切不会永远,只要我回到阳台上去,这个爱情故事就会继续下去,可是我宁愿一个人闭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爱情。现实和童话故事靠我手中的一瓶带野牛草的伏特加联系在一起,我从来没有喝过这么好喝的酒,至于为什么好喝,因为爱情。
《苏州河》是一个悲情为主体的故事,童话是人死了,爱情活着,而现实是爱情死了,人还活着。但最后,太阳出来了照在这条河上,一切都变得清澈起来。就像影片当中接近尾声的地方,KTV小姐唱起《解脱》,在这座悲情的城市,我的摄影机里还记录其他开心的事,有人结婚,有人庆生。
我没有撒谎,我的摄影机更不会撒谎,你会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