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多久没读过一本书了?
在科技发达,信息快捷的时代,当各类电子产品铺天盖地层出不穷时,当低头族成为公交、地铁、街头随处可见的一道奇异风景线时,让人不由得从心灵深处猛然唤发出这样的扪心自问,惊觉于那纸墨书香的曼妙时光确乎疏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久远了。
读书,其实为人生一大乐事。它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滋润干涸的心灵;它又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造就高雅的品味。读诗词,字字珠玑,读散文,如临妙境,令人感叹文人生花之笔;读小说戏剧,曲折跌宕,令人心神俱往,乍悲乍喜,感慨万千…
对于读书我也是常怀念想,却总疏懒于付诸行动之人。
记得最初接触到的阅读是在遥远的童年时代。我童年的家在一个普通、温馨的小镇,隔着一条公路的对面便有一个邮政所,在那物质匮乏、信息不通的年代,小小乡镇邮政所便是与外界唯一联系的窗口,为了与在隔家几十里之外的外乡镇工作的爸爸妈妈通话,我和妹妹常常跑到邮政所怯怯地央求着邮政所里的人帮我们打电话,那始终耷拉着脑袋,总显得萎靡不振的邮政所工作人员便很不耐烦地一下一下地摇动着那绿色的电话机。我和妹妹趴在高高的绿色柜台上巴巴地等电话,在漫长的等待时间里,我无意间发现柜台上有一本厚厚的杂志订阅簿本,在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一条叫着《少年文艺》的订阅信息跃入眼帘,似乎天生对文艺就有一种向往,那一定是很好看的书吧?邮政所工作人员告诉我,那是一本月刊,先交一年的钱就可以每月发一本。那时候,我的家境算好的,父母满足了我的要求,于是,我拥有人生第一本课外书《少年文艺》。这也算是阅读启蒙吧!从此后我爱上了课外阅读,觉得这些比上学的课本有趣多了,相继以后,诸如《儿童文学》、《中国少年报》等成了我少年时期伴随着我成长的常读杂志。
因着少年时代的阅读启蒙,所幸对文学阅读滋生了浓厚的兴趣。沉醉于席慕容的青春诗篇;感动于琼瑶式的纯真爱情;倘佯在三毛古灵精怪的文字里乐不思蜀。
“书中自有颜如玉”,多少风花雪月之唯美都尽在其中,极具缠绵悱恻凄婉柔情,读来寸断柔肠。三十年代旷世才女张爱玲,无论是《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半生缘》……,以她寂静、冷艳、苍凉的基调创作了笔下为爱而生的平凡男女平凡的悲欢,而期间的曲折、跌宕才是生命的底蕴,那种敏锐细腻的悲观、那种哀伤萧瑟的愁怅,都重重叠叠在不厌其烦的日常细节的描述上,呈现出一种古中国式的“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的苍凉。风花雪月,是从古到今文学作品中永不衰败的主题。喜欢张爱玲,喜欢她凄美的风花雪月。
台湾作家三毛的文字率真、热烈、明朗,就是这样一个精灵般的女子赤裸裸地说爱,也同样赤裸裸地言恨,爱憎分明,琉璃一样,通彻透明。她的生活、她的爱恋、她的荷西,那种人之于物上的情感诠释着热情奔放的风花雪月。
读古典文学可丰富文化底蕴,品时尚经典可启迪人生,完善人格。对于古典名著《红楼梦》我自有一份厚重的情结,无论是小说、图画、影视等各种版本都百看不厌,对著作里诗词曲赋、音乐、服装都近乎迷恋。 就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红楼梦,《红楼梦》对我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高尚,也是最华丽的诗篇。我时常沉浸在红楼的世界里,不能自拔。因为那是一个安静的,纯净的地方。我不过凡夫俗子,在这部红学巨著面前,常怀敬畏之心!
阅读润泽心灵,人生自有诗意。最近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掀起了一波波传统文化浪潮。唐诗宋词的魅力重新唤起国人的诗心和对文学的温柔记忆。也许有人会疑惑,在现实忙碌的生活中,我们的心灵我们的诗意还有所托付吗?其实,诗意一直存在,只不过我们的忙碌把它掩盖了,让阅读成为一种时尚,诗意就会随时醒过来,那么我们有没有准备好一颗“诗心”去迎接她的醒来呢?“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节目主持人董卿出色的主持风格真正诠释了“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的知性和优雅,是什么让董卿达到了如此的高度呢?这自然与她爱读书分不开。她曾说:“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人能够沉静下来,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
是的,阅读会让我们的心变得温软,人到中年,不再用铜墙铁壁把心守护地严严实实,学会了用温软的心去感受四季的美好,去体验生命的精彩。含一颗温软的心,把年华的芳菲点滴成墨,诉于指端。让一颗温软的心去温暖生活。
那么,还是读书吧!找来总是没能读完的经典,继续我们畅快淋漓的阅读之旅。在包罗万象、缭乱缤纷的各种时尚元素里,让阅读引领前沿。一般来说,时尚带给人的是一种纯粹与不凡的感受,赋予了人们不同的气质和神韵,能体现不凡的生活品味以及精致、简约、舒适、与心契合的个性。真正让阅读成为一种时尚,让喧嚣的现代社会与读书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这将是多么弥足珍贵的融合。
春天来了,三月的春风徐徐送来一股书卷气息的清流,有多久没能读完一本书了?那么,还等什么呢?让我们开始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