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粥左罗的 个人爆发式成长
迭代思维的第一步,是开局,没有出发,就无法抵达。
如何开局?讲一下我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
2015年8月我进入新媒体行业,2016年5月20日注册了个公众号,兼职运营了一段时间,以失败告终;2017年3月我重新启动我的公众号,兼职运营了一段时间,又以落败告终。
自2015年起,我一直梦想着能做出一个完全由自己说了算的公众号,我手写我心,只做自己相信的内容。经历了两次尝试、两次失败,转眼到了2018年的春节前,那是我内心最纠结的一段时间:
当时我已向公司提出了离职,但离职之怎么办?要么全职进行第三次做自己公众号的尝试,要么重新入职一家新媒体公司继续赚高薪。
我的内心倾向于前者,但风险很高:
第一,没了大平台扶持我还行么?
第二,前两次都失败了,2018年显然更难了,这样情况下, 第三次我能成功么?
第三,我以一个知名新媒体讲师的身份独立出来全职做号,如果竟然失败了,岂不是天大的笑话,我还有脸继续教别人写作么?
那段时间我拿着本子写写画画,反复推演「我到底该不该去做?能不能成?」,经常失眠到下半夜,焦虑得不行。你知道的,人一旦纠结起来是停不下来的。
然后特别幸运的是2018年2月6号那天,对我记得特别清楚,我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点开后被脱不花的一段话击中了,她说:
「人生总有很多左右为难的事,如果你在做与不做之间纠结,那么,不要反复推演,立即去做。莽撞的人反而更容易赢。
因为如果不做,这件事就永远是停在脑中的「假想」,由于没有真实的反馈,诱惑会越来越大,最终肯定会让你后悔。
而去做,就进入了一个尝试、反馈、修正、推进的循环,最终至少有一半的概率能做成、不后悔。」
读完直接血就上来了,心里就涌上来一句话:
妈的,干!
我马上在电脑桌面上新建了个文件夹,名字就叫「干出一个新世界」,然后新建个文档,开始写账号规划:名字、定位、简介、冷启动策略、核心增长逻辑....
从纠结要不要干,到直接开干,一直走到今天,我没有再停下,也不再纠结,虽然这个号还远没到达我想要的样子,但
我已经在靠近它的路上走了2年。
你肯定不能说这个号走到今天,是因为那句话,但你要明白:
认知决定行动,那句话一下升级我对做事的认知,启动了我的计划,就像发动机打着火了。
后来每当我因为一些决定纠结的时候,我就会回想起鲁莽定律,比如2018年8月反复纠结要不要做知识星球社群的时候。
很多人在人生的很多阶段,本来都有能做成一些事的机会,结果在反复推演和漫长的纠结中,让时间溜走,让机会变成别人的,最终让自己后悔。
反而很多做成事的人,在做那件事的时候,胜算可能并不如你,但人家敢想敢干,就这么干成了。
做大事者不纠结,成大器者不磨叽。那些莽撞的人,反而更容易赢,先干起来,才能一步一步逼近成功。
如果你不开始干,你脑子里都是在论证「要不要干」,而你一旦开干后,你就开始了「怎么干好」的论证,也就是你一旦开局了,就进入了迭代模式,每多干一步就逼近了成功一步,因为问题都是在做事的过程中一个一个解决的,空想不解决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