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学习粥左罗课程收获和感悟:
1、因为看见,所以相信
有些事情,因为能提前看到结果,所以相信它会发生,是因为看清看懂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愿意去付出耐心和努力,相信会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2、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有些事情,看不清结果,但相信勇敢尝试,付出努力会让你慢慢才能看见。
3、凡是先开局,不开局,永远不得终局,开局可以不好,但要开,因为凡事靠迭代。
当遇到事情特别纠结的时候,你尝试了看书,听课,找朋友聊天等方法之后,还是很纠结要不要做,那怎么办,先去做吧,不做,永远都不知道怎么样。就像我过年期间一直纠结今年要做什么工作,反复评估自己的能力,经验,优势以及每项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但最后发现越纠结越焦虑,后来是看了《斯福坦人生设计课》受到启发,要大胆去尝试。回深后开始投简历应聘面试,思考新的合作项目。面试过后,收到一些反馈,又进行了新的尝试,做英语课程项目,做了之后又受到反馈,又去面试,尝试不同的行业,产品。
现在想来整个过程也是符合了凡是先开局的思维模式,脑海里一直纠结,不开局行动,不会知道真实的反馈是怎么样的。开局了,不断尝试,我更加清晰自己想找怎样的公司,选什么产品。不断尝试,我发现英语课项目,要想长期做,就要解决稳定流量的问题,不断尝试,做社群运营,用户运营,以我目前的能力和公司需要的岗位职责匹不匹配。不尝试行动,真实的反馈是在脑海中想不出来的。
对于今年的工作,局已开,但是开的不好,但我也一直在迭代对于今年职业发展的思维认知,每一次尝试,都比之前更加清晰。
4、认知决定行动
2017年在剽悍一只猫的公众号,看到认知这个词大大的写在他每篇的结尾海报上,当时对这个词不是特别敏感,心理还怀疑,为什么把认知这个词放在第一位,可以说那段时间是我对于认知这次词的理解的启蒙阶段。
经过这几年的学习,我深刻的理解了认知的重要性,因为认知决定了行动,而且是很多自愿的行动。比如读书,与人沟通,听课,写作等等,不管做什么,你的认知深度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你是否会做一件事情,做了又会怎么做,和别人的差异是什么,怎么看待自己的行为。
现在想来,剽悍一只猫把认知这个关键词,放在第一位,没毛病。
5、迭代式成长:一生很长,起点不决定终点
每一年的迭代,从很低的起点开始迭代,每一次的迭代得到的结果会作为下一次迭代的起点,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的走到今天。所谓迭代式成长,我理解也是刻意练习式成长,要有意识的升级自己的思维,不断的升级行动,拿到更好的结果,而不是等待所有事情自然而然的去发生。
看不清事物的演化规律,总是给自己一个不合理的推进计划,并在整个过程中屡屡受挫。每个人的成长,都要用迭代思维来看清当下,看到未来。
6、阅读、见识、体验,经历,和时间赛跑,给自己补课。
我现在还真的处于这种阶段,2019年至今,我学了好多课,看了一些书,经历了之前我没有做过和体验的一些事,有时候也会怀疑自己说,真的是学的东西太多,太杂了,每样都不精,但每次看到心动的课程,尤其是网课200块以内的,只要觉得有用,都不会太犹豫的购买。
买的课我都会听完,有的觉得很一般,有的觉得还好,有的会做一点笔记写点收获。经常听人说,现在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听了很多课,还是过不好生活,但对于我自己,我总是觉得自己之前的学习的知识太少了,高中除了天天考试,一本小说都没看过,大学,看过一些书,但也都不是啥经典的好书,毕业工作后更是没怎么阅读和学习。有意识的学习和阅读是从2018年才开始,感觉之前学习空白的时间太长。
在课程中听到粥老师说,他在大三的时候就和时间赛跑,拼命的看了几百本书看了几百部好的电影,在他上高中,初中的时候,他姐就经常带他去逛书店,买各种好书送给他。和自己对比呢,高中,除了教科书,一本小说都没看,大学呢,也没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有意识提升认知的起点比别人晚了将近10年,但我现在没法跟他比,因为比了没用,我只能和自己的过去比。所以现在的所有学习,我自己认为不多,常常有感觉就是给自己补课,补之前那些年无知的课。
唯一和时间赛跑这个意识不是很强,之前会做一些可有可无的事情,参加一些可有可无的活动,此刻我想的是,不必要的社交和精力,要减少减少再减少,把时间放在认为值得的人和事情上,和时间赛跑,把时间花在学习上,行动上,拿结果上,不断的精进自己。
7、迭代思维:鲁莽定律开局,你就成功了一半
迭代思维的第一步,是开局,没有出发,就无法抵达。
人生总有很多左右为难的事,如果你在做与不做之间纠结,那么,不要反复推演,立即去做,莽撞的人反而更容易赢。
因为如果不去做,这件事永远是停在脑中的假想,由于没有真实的反馈,诱惑会越来越大,最终肯定会让你后悔。而去做,就进入了一个尝试、反馈、修正,推进的循环,最终至少有一半的概率能做成、不后悔。
做大事者不纠结,成大器者不磨叽。那些莽撞的人,反而更容易赢,先干起来,才能一步一步的逼近成功。
如果你不开始干,你脑子里都是在论证 要不要干,而你一旦开始干后,你就开始了 怎么干好的论证,也就是你一旦开局了,就进入了迭代模式,每多干一步就逼近成功一步,因为问题都是在做事的过程中一个一个解决 ,空想不解决任何问题。
所谓成事,就是用鲁莽定律开局,用迭代思维持续行动。
8、质量迭代:起步不求高分,持续迭代到高分
起步可以鲁莽,但是迭代的过程,做选择的时候要慎重对待,也可以理解以上的质量迭代。比如可以尝试的应聘不同的公司,总结经验和反馈,但是最后选择做什么的时候要慎重,比如可以开放不纠结的和男生约会,但是做男女朋友,结婚的时候,要有质量迭代的思维,深思熟虑去做的选择。
9、 体量迭代:起步不求规模,持续迭代成规模
做什么事情,刚开始规模很小,但是开局后,要怎样迭代才能更快的扩大规模,这就是所谓的体量迭代。比如英语课项目,如何让主持人有动力一起推广,聚尚美项目,如何利用身边资源让别人加入进来和我一起做。一群人做的规模,肯定比一个人做到规模大很多倍。
莽撞思维开局,迭代思维持续行动,回顾我从2012年至今,我有过很过莽撞思维开局,也有迭代思维持续行动,但直到现在才清晰的意识到所有事物都可以用这样的思维,刻意练习,让自己避掉一些坑,更快的成长,之前的成长虽然很慢,当时没有这样的思维,没有做很多的刻意练习,但觉得可以用这种思维对曾经的经历做一次梳理。
2012年
来深圳,想做外贸,找了一家认为是高新行业的公司,投简历无回复,莽撞开局,直接打电话过去问能不能面试外贸业务员,结果成了。——莽撞思维开局
2013年
勤奋努力,学习产品知识,熟练外贸流程,拿了一些订单.---迭代思维持续行动
2014年
勤奋努力,学习开发客户,怎样找更多客户,拿了更多的订单——迭代思维持续行动
2015年
勤奋努力,学习怎么维护客户,加大客户的采购量,跟领导,老板,各部门合作沟通的重要性,拿了更多的订单——迭代思维持续行动。
2016年
勤奋努力,研究怎么开发跟进大客户,商务谈判,论和客户打交道有哪些重要节点,拿了更多订单——迭代思维持续行动
2017年
2012年-2016年,工作由于产品质量问题,耗尽了热情,婚姻太失败决定放弃,想换一种活法,开始拍脑袋创业——莽撞开局+迭代思维持续行动
2018年
创业平台已搭建,公司已注册,全新全意的去干,组织各种活动——迭代思维持续行动
2019年
创业组织活动遇到瓶颈,调整方向策划课程,开线下店,开店之前没有做多少调研和计划,三个人在一家咖啡店聊了一下午,就开始了,另外意识到,除了工作,我还有其他事情要做,感情,学习,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意识到自己的各种短板,认知决定行动,2019年,是我对事情各种认知突破的1年——莽撞开局+迭代思维持续行动。
2020年
创业遇到瓶颈,关键原因,作为创始人,是自己的能力的原因,重新思考自己到底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又要做些什么——迭代思维持续行动。
2020我最想启动并开始迭代的一件事:
不断学习,行动实践,总结反馈,确定自己的事业发展方向,根据自己的天赋,兴趣,想清楚自己成为怎样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