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传统春节过年绝对是一件隆重的大事,一进入腊月,各家就忙碌开了。先是扫房,全家总动员,把个院子里里外外,纸糊的仰陈(顶棚)、墙面、房梁檩椽上的吊吊灰,蛛蛛网,灰尘都抖落下来,彻底清扫个干净,这扫房算是拉开了收拾过年的大幕。
扫房同时要把火炕上面铺着的芦席、毛毡、绒毯、大床单等卷出来挂到绷起的铁丝上,用细长的树条子抽打抖落,弹去里面的灰尘,然后用细篾儿笤帚自上而下清扫干净,毛毡和毯子在阳光下再晒上一天,变得蓬松柔软。清扫干净的火炕重新铺陈上席子毡毯,墙上钉上新买的画张子,洗净的炕围子,扫房可以算大功告成。
接着是杀猪宰羊、祭灶、捞油饼子、蒸馍馍、准备年货、写春联贴对子环环相连。
先说杀猪,那可是一家人一年中的头等大事,辛苦一年,馋涎的味蕾早就等候着这些荤腥油水滋润肠胃了。清早起来全家就忙活开了,垒起土灶,支一口车头大锅,烧满开水,然后吆喝左右邻舍几个精壮年轻人过来帮忙抓猪,喂了一年的肥猪,被四足攒蹄,麻绳绑嘴,从猪圈中抬到杀猪的案子上,一个洋瓷脸盆早已接在了案子的下面,等着接猪血,猪在拼命的嚎叫挣扎中最终躲不过杀猪人的狠命一刀,呜呼哀哉气绝,这个场景母亲总不让看,说是怕做恶梦,可奇怪,我从来梦见杀猪,梦里和醒来后都感到很轻松高兴。调皮鬼把猪尿泡用脚揉一揉,插个麻杆吹成气球,一群孩子围在一起当球踢,推推搡搡抢热闹。
刚宰的 猪肉要先打出几条来,送给长辈、亲戚和前面送来肉的邻家(各家宰猪有先后,宰猪后相互送肉可差开时间)。拎着沉甸甸的大块猪肉,喊一声张叔王嫂,肉往手里一递,那张扬在脸上的表情是劳动所得的喜悦。剩余的肉用一只柳条筐吊起在冷房子里供全家在年里享用。
宰猪当天肥肥的五花肉炖上白菜粉条,还有满满一大碗从蒸笼里端出的红豆腐糟肉,那香味能从农庄的东头盖到西头,真是吃到的十二份口福啊。
忙碌中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三,要拜祭灶王爷了,各家都烙些柿饼大小的灶干粮,盛上两盘,再点上一柱檀香献到供桌上,说是送灶王爷上天,这天就是小年了,过年也就正式拉开了序幕。
捞油饼子、炸麻花要在胡麻油中加入些棉籽油,用大铁锅倒上多半锅油,炸出的油饼子麻花才酥脆金黄,色美味香。油饼子要戳个眼,能用筷子穿起,麻花要拧的瓣细紧实,花式俊相,好吃还要好看。
蒸膜膜更是有讲究,大馒头里面摄上清油和香豆粉叠成千层卷,外面则要裹着一层光滑的面皮做成馒头相,有大洋瓷碗大,顶上再用食红点一个红记,外面看浑圆可爱,掰开来层层叠叠。还有枣卷,有八九寸长,中间用镊子夹出两道花纹,再嵌入三颗红枣,蒸熟出笼后白光的卷子中间露出三颗红枣头儿,这长枣卷望一眼能让人口馋几天。刚出蒸笼的大馒头、长枣卷最先要献到供桌上拜祭天地祖先一番,以感念天地祖上对家人的佑护,祝愿来年丰裕平安。
油饼子、油果子、麻花,大馒头,长枣卷、花卷放凉了,盛满一个大酱盆,放在凉房子酸菜缸旁边,随时捞上几劈子酸白菜炒上猪肉,馏上油饼子、花卷是招待来客的家常菜。
再后该是办年货买新衣裳了,有条件的家庭尽量要做到全家每人一身新衣,衣帽鞋袜,里外都要全新的。有些衣服是家中有人出门早已买好备着过年的,更多的则是年前一家人进城,忙忙火火到百货大楼,市场商店现买,从早忙到晚,给家人挑选好了新衣,再提着几条带鱼,半编织袋红薯粉条,几样蔬菜,一兜糖果,半箱烟酒调料,一挂了鞭炮,这年货也就算基本办齐整了。
写春联对子可是一件严肃庄重的事,每家都想请一位人品端正、有德望的、字写得好的、有学问的先生给自家写上几付寓意美好的春联对子,贴在自家的大门上增添喜庆。农村人家每个门口都要贴上红纸对子,有些人家在牲口圈门上也贴个"五畜兴旺",“牛羊满圈",柜子上则贴个"金银满柜","藏金纳福",当然最看重的还是街(gai)门上贴的那付大红对子了。
房扫净了,年货备齐了,新衣裳有了,到了大年三十还有两件事必须做,一是理发剃头,收拾个头面齐整,都说有钱没钱剃个光头过年吗;第二件是贴春联对子,三十的下午把院内前后再清扫上一遍,垃圾早早地清理出街门,到了上灯之前,家中老少都端上打好的面浆糊出来贴门神和春联,家里有学生的总要念上几念,分出个左右上下联来,张贴顺当。
各门上的对子贴好,家中就不让再清扫刷洗了,这时家中的女眷也早已把祭祀先祖的祭品烧纸都准备妥当了。全家人端上自家做好的油饼馒头,新卤的猪肉,还有烧酒、檀香到路边一处僻静的地方,划个圈个,铺上一张黄纸,把祭品摆献上,再点上三株香,都凝神屏气,听长辈诵念一些祭奠感恩的辞句,然后把纸钱烧了,往地上泼撒一些食物,遥向先人祖上安身的方向磕上三遍头,三十晚上的家祭就算结束了。一家人进了街门,收拾紧门户,不再外出,能安静一大阵,据说三十晚上这个时辰各家都在祭祀,路上阴魂神圣往来,不宜出门,但到了十点钟以后,各家的孩子们终憋不住,又都纷纷出来放炮了。
三十晚上各家都把一个腊月精心准备的各种好吃的食物拿出来摆放在桌子上,再炒上几个热菜,做上一锅长长的敦煌长寿臊子面,让全家人都吃得饱饱的,这叫三十晚上装仓呢,据说这晚吃饱来年不饿。三十晚上还要守岁,寓意添年增寿,全家人聚在一起,在和睦安祥中幸福地消磨着时光,学生不必挂念作业,大人不必忧虑活计收成,一家人好喝酒的来上几盅,好热闹的围成一堆推牛九牌,输家下巴上贴上一大把纸条白胡子。终了也不知道吃了几顿,喝了多少,全家人都晕乎乎,醉酗酗中在大炕上斜躺横卧中睡去了。
一觉醒来已是日高三杆,新一年的大年初一了,羊肉萝卜饺子已下到了滚锅里,热气腾腾地端上桌,全家人围在一起吃新年的团圆饭,爷爷含笑端相着孙子,母亲一个劲地往远来的儿女碗中夹饺子,儿子端起酒盅向劳做一年的老父亲敬上几杯,孙儿爬在地上给爷爷磕个响头,一家人过年可不就盼着这顿热火的团圆饭吗?出门的敦煌人赶年回家不也正是为了这顿年夜初一的团圆饭吗?
吃过饺子,长辈留在家中,年轻人与本家同辈的弟兄,早已约在了一起,挨门给长辈们拜年,走到谁家先是放一串炮,给长辈问了好,也有行礼的,放了礼品,就着桌上早已备好的酒菜,每人喝上几盅年酒,嚷嚷着又向下一家拜年去了。拜过本家长辈亲戚,再去拜领导同事,到了初一的下午,真成了家家扶得醉人归。
初二,初三各乡风俗不同有耍社火、舞龙、斗狮子的,还有走高跷、唱戏、打球赛的,人们追着热闹,忙活着串门走亲戚,把个闲时过成了忙天。半大的孩子没了人管,放开了胆随心所欲地玩了个天昏地暗。
初四、初五还是年,一直到正月十五,敦煌人就这样忙一会,闲一阵地,走串、吃喝、喧闹着兴高采烈地过着大年。天大的事没有过年大,再深的过节,也会过完年再说,在年里只说高兴的事,喝团圆的酒。年是一个坎,一切烦恼和不顺,过了这个年也就会过去了,只要顺顺当当过了这个年,好事就在前面等着。时运不济的会转好,时运好的更会锦上添花。敦煌人盼着年,又怕过年,各家沿袭着大致相同的风俗,从那年到这年向来年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