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混沌创新学院再次聆听善友教授的“第二曲线”,“第二曲线”听了不下十遍,有些概念、案例分析都快能背下来了,有一些重复性比较大的课听多了有时候也会觉得听到有点腻了,而且越这样想就会越听不进去。但是,今晚投入进去听课,还是有些与以往不一样的收获。
这跟我们平时做事情很像,有时候刚开始做一件新的任务的时候会特别有新鲜感有收获感,所以我们都喜欢四处旅行、周游世界。但是,当一件事情重复好多次之后那种新鲜感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可能就是审美疲劳、缺乏动力。然后,有一些事情哪怕每天都在简单地重复你还是会不厌其烦反而乐此不彼,那可能就是真爱了。也许,我对善友教授的“第二曲线”开始有真爱了,哈哈哈。这种真爱并不是说我已经将“第二曲线”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而是我可以从自己过去的经历看到“第二曲线”的身影,特别是那些曾经踏入过第二曲线又跳回去第一曲线的经历,真的犹如智能手机之诺基亚这个案例那般的让自己印象深刻。
时间回到2008年,那时候适逢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在举办之前,有一段为时几个月的奥运圣火传递之旅,所到之处都吸引了大量人群的围观,特别是最后一个多月在国内传递期间,为了迎接奥运圣火的到来,每个城市都举办了大型的活动。当时在广州上大三的我,也和同学们一起到天河体育中心目睹圣火传递的精彩。也就是在广州圣火传递之前,我就在新闻上留意到有些人穿着印有奥运祝福语或者中国标识的文化T恤衫,所以我和一个同学也在网上找了一个小服装厂,我们自己在网上下载了一个中国地图,再弄上一个❤行图案,还有加上one world , one dream 等奥运口号,就制作出了我们的文化衫产品。由于自己资金有限,还记得那时候一件衫的成本是22块钱,我们第一批进了200件货,然后就在淘宝开了一个网店,我们就在淘宝上开始卖衣服了,一件零售价是38元,那是当时我们同学当中第一个开网店的,当时觉得挺新鲜挺好玩的。很快,我们就有了第一单的生意,我还记得是一个在东北的买家买了我们3件T恤,然后接下来一个多星期卖出了40多件,买家遍布全国各地,那时候还是蛮开心的,想着我们这些货应该很快就可以卖完了吧。但是好景不长,第二个星期开始,淘宝上突然多了几十个类似产品的卖家,弄的图案比我们的好看,质量也不错,还卖得比我们便宜。做生意最怕买家货比三家,更怕的是在淘宝这样透明的平台,还能快速地进行对比,所以我们的货很快就被比下去了,然后直到奥运会结束了,我们才卖出100件多一点,还有部分是同学帮衬卖掉的,剩下几十件过了几个月都没卖掉就成为死库存了,到最后看到某个地方在组织衣服募捐,我就把剩下的衣服都打包邮寄了过去。整批生意我们没有赚到钱,但好在也没怎么亏钱,就是亏了自己的人工费。接着到了大四,各种考试、论文、答辩,然后找工作充斥着大四的生活,我们就渐渐没关注淘宝网店这回事了,觉得好像也不适合我们玩的,也赚不了什么钱。正是这样的念头,让我们错过了淘宝网店飞速发展的时间窗口,原本我们已经踏进去的第二曲线又退回来了,后来每次想起都觉得十分可惜。如果当时我能够懂一点点“第二曲线”的思维模型,也许我就可以打破我们淘宝网店的破局点了。
以史为鉴,从自己身上去找寻答案,让我更加能够体会到思维模型的力量,知识的力量。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爱上“第二曲线”的原因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