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是我们经常提到的话题,影响着我们的工作生活,影响着我们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但自尊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我们了解自尊,并不仅仅为了知道自己的自尊水平,也不只是为了知道自尊是怎么回事,更是为了不断调整段位和水平,能够让自尊“恰如其分”,让我们的工作生活,让身边人和其他人因为我们这份“刚刚好”的自尊而更加美好。
我们的自尊里面有什么
一个人的自尊并不仅仅是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里面还包含了诸多因素,正如镜像理论所说,自尊是“我”所感觉到的“他人对我的看法”的综合描述,是一种对他人评价的反馈。我们对自己感到满意,是因为感觉自己得到了别人的欣赏,反过来,我们自尊水平低,是因为觉得自己不再被人欣赏。正如本文的题目所述,自尊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是自己与身边诸人共同塑造的一种评价。而凡涉及评价,必然有参照(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也是参照和评价的形象运用),没有参照就没有评价。
自尊这种评价有两层因素:一层是自我的实际成就与当前欲求的关系(其实就是理想与现实)。我们的心目中都有一个理想中的自己,而每时每刻我们又在将理想中的自己与现实中的自己进行比较。当现实中的自己和理想中的自己差距小,相应的自尊水平就会相对偏高;当现实中的自己和理想中的自己差距大,我们的自尊水平也多半会偏低。而现实中的自己往往体现出来就是“实际成就”,也就是自己实际达到的阶段和水平;理想中的自己往往体现出来就是“当前欲求”(这里面可能包含马斯洛的五项需求的各项)。但仅仅有这一个维度并不足以解释自尊水平,因为自尊水平还有一个重要参照,那就是他观与内观。
另一层因素是社会评价与自我评价的关系(其实就是他人与自我)。人归根结底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我们心目中对自己的评价一方面来源于理想与现实的比较,另一方面就来自于社会评价与自我定位的比较。当社会评价能够达到或者超过自我定位的时候,我们的自尊水平便极有可能上升;而当社会评价低于自我定位的时候,我们的自尊水平会在自我怀疑与自卑等情绪中下降。当然,不排除一些修炼到一定程度的人,基本不会特别在意他人的评价和社会的评价,但是能够跳出社会评价,仅仅以自我定位来进行自我评价的人,非常罕见。
概括起来,也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自尊水平: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自尊
了解到了自尊水平是怎么回事,我们相应的便需要去了解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自尊?克斯斯多夫·安德烈和弗朗索瓦·勒洛尔合著的《恰如其分的自尊》其实给出一个答案,那就是自尊需要“恰如其分”,需要“刚刚好”,但是什么样的自尊是恰如其分的,是刚刚好的,需要我们思考。个人思考来,“恰如其分的自尊”是“有底线,有上限,不断拓展边界”的自尊。
一方面自尊应该“有底线”。如果只是看上述的公式,想保持高自尊水平非常简单,把欲求调低、把自我定位调低,只要足够低,很容易在数学上实现自尊水平无限大,但过低的欲求会毁掉自己,甚至会毁掉一切……有人说,我无欲则刚,有人说,我谦卑淡泊。但自尊也应该是有底线的,那就是要保持应有的欲求(人可无欲(望),不能无(追)求),因为欲求是保持自尊存在的基石,欲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核心内动力。
另一方面自尊还应该“有上限”。在公式中,分子部分的实际成就和社会评价都是客观现实的部分,分母部分的当前欲求与自我定位都是主观理想的部分。有人说,如果实际成就足够大、社会评价足够高,肯定能够实现自尊水平的提升,但社会评价是建立在他人的主观评价之上,实际成就高并不等于社会评价高,实际成就与社会评价有时甚至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负相关(中国历史上无数的变法名家,不能说取得的成就不大,但在生活的当时,社会评价可谓极低,很多是身败名裂的下场)。自尊的上限应当是不对他人的自尊带来妨碍,不对社会的正向评价造成阻碍。
有了底线,有了上限,自尊便有了边界和区间,但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恰如其分”只是一种目标,而“刚刚好”也只是短暂的存在。我们对于自尊的追求,应该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势而已,而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拓展自尊的边界,让自尊的边界也能够匹配所处的历史时期、匹配所处的生活环境、匹配不断变化的形势。
自尊,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