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精神源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植根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肥沃土壤。自中国古代以来,就有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诸葛亮“鞠躬尽粹,死而后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的经典名言和壮美篇章生动地诠释了中华民族担当精神的深刻内涵,为后世提供了思想源泉,树起了行为标杆。中国共产党人吸收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精华,延续了担当精神的因子,并在实践中不断发扬光大。所以坚持原则、敢于担当、勇作为也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当下,“不出事”成为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处事原则;“躺平式”成了一些干部的工作状态,这必定会影响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而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任务,我们面临着市场体系不健全的问题、面临着技术创新不够的挑战、面临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难题。如果地方用会议落实改革,改革就落不到实处;用“不出事”应对上级要求,搞表面文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能是一句空话;用“不出事”敷衍群众,就会出现干群关系的“隔离墙”,影响政府的公信力,也会导致我们各部门和党员领导干部失去战斗力和担当能力。
因此敢担当、有作为也是一种领导责任。领导干部与老百姓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权”字,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所以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把手中的权利视为党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视为为党工作、为民服务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才能对待自己的权利,有敬畏之心,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除了干部加强自律以外,外部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也要到位,例如要完善各项制度,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要为干部减负,特别是为基层干部减负,让他们有时间有精力去做好该做的事等等,为部门和干部去除枷锁、放开膀子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