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来谈一谈个孩子行为塑造的问题。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孩子的行为逻辑是怎么样的。
这通常需要我们深入细致的观察。
你会发现孩子在家,会通常会有两种行为模式。
1 看到什么做什么。
2 想做什么做什么。
1
我们先来说第1点,这1点的出现往往是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孩子们通常会根据手边能够接触到的东西,来决定自己我要做的事情。
比如,电视经常开着他就想看动画片,玩具要是堆放的到处都是他就总想着玩玩具。
而如果家里的大人经常会忙一些家务,他就也会总想掺和掺合。
2
随着孩子渐渐的长大成熟,他渐渐的会知道自己想要做些什么。
通常的表现就是,他会把想要的或者要用到的东西从其他的地方拿到眼前所在的地方。
比如,说他想制作小手工或者折纸,他就会跑去另外的地方拿来纸张,开始动手制作。
又比,如他想听歌或者看视频,他就会主动的跑到其他地方拿来智能音箱或者iPad等东西。
…
是一个孩子从小到大的逐渐成长的过程,其实通常情况下也是成年人从不成熟到成熟习逐渐发展出的行为习惯。
通过这种详细的观查与理解,我们就可以去思考该如何做,才能塑造对孩子行为的影响。
比如,通过我们前面文章提到的,用环境来塑造行为的方法,把他的书架摆放到比较显眼的地方,把玩具收集到比较不明显的地方。
比如,通过塑造孩子的一项两项特别擅长的技能,让孩子以此为乐,他便会自觉自愿的投入其中,而并不需要家长过多的监督而过度操劳。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