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过太多描写孤独的句子、故事,但最难忘的依旧是刘震云那本《一句顶一万句》,难忘他说的那句:“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故事的前言中这样写到:“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心灵的疲惫和生命的颓废,以及无边无际的茫然和累,便如影随形地产生了。”,是啊,人生或许就是一个不断寻找与追寻的过程吧,我们都在找寻那个能说着话的伴,却不是谁都有幸能找到那个夜半尚可谈的知心人…
小说的故事情节分为两部分,上半部为出盐津记:杨百顺(后改名吴摩西)一辈子过得七零八落,命运似乎也在捉弄他,换了好多份工作都很难找到说得上话的人,偏偏和老婆跟前夫的孩子孩子吴巧玲(后名曹春娥)说得着,但这个孩子却又被杨百顺弄丢了,于是杨百顺走出延津,找了半辈子,也没找着。下半部为回盐津记:曹春娥的儿子牛爱国,为了寻找妻子,走向延津。他们貌似寻找的是人,可实际上是寻找一句话吧,寻一个能说着话的人。
故事就在牛爱国一句“不,得找”中戛然而止,像极了一个没有结局的结局。牛爱国到底在找什么?是曹青娥临终的一句话,还是罗长礼当年的不辞而别,还是妻子庞丽娜和老尚的私奔,还是章楚红的杳无音讯?谁又说得清…
人生能遇一说着话的人当然最好,但希望你不会在寻找的过程中疲惫不堪,正如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中说的那样: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友人,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些表面的朋友。”
所以,如若有幸遇到一说的着的人,是我之幸,但若没有,我也不会愁苦,毕竟这一辈子中,有太多的时候和太多的人,只是假装有伴儿,当面欢聊一番,转过头回想又觉得无味,为的可能只是让自己在人群中不那么显眼,不那么不对路。所以,一个人的孤独,并不孤独,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