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考一个证去挂靠,赚点外快。主要是最近亏了一大笔钱,总想着找点其他收入,死工资太慢了,得找点活水源头。之前帮人刷单,结果操作失误,把赚来的外加成本一起赔进去了,得出的结论是:人不能太贪心,钱还是得走正道。找了很久的资料却发现有自己的专业符合,虽然不能提高收入,但提高下自己能力也是不错的。
下午开了一下午视频会议,啥事也没做,也不想做。这是我坚持读书的第四天就差点儿忘记了初衷。惰性病毒比新肺炎更加可怕,无时无刻不在侵蚀自己。晚饭的时候与合租的主卧小伙聊了一会,平时各过各的也不怎么聊天。90年的小伙,在央企工作,拖家带口的。这不聊不知道,一聊吓一跳。人家这收入比我多多了,我自信我能力不比他差,差在了人家比我更加勤奋上。他说他还在不断的充实自己,准备再考一个造价师的证书。不得不的感叹,比我优秀的人在比我更努力的学习,而我还在原地想着下一顿吃什么,要不要再打一局游戏。这才惊醒!想起父亲曾经告诫过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名字中的‘进’就是这个意思,希望你以后不骄不躁,奋勇向前"。看着对面不断亮起的灯火,吹着窗外的春风,像是有种子发了芽,是该拼劲全力试一试了,再一直这么平凡下去,很快就会被拍死在沙滩上。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很有才华的年轻人,毕业后被高薪聘请进入一家高端企业。每天被安排在办公室看看报纸喝喝茶,做一些重复简单的工作,一时间亲朋好友都在羡慕,这个年轻人开始得意忘形。工作三年后,在一次非常重要的工作中出错了,虽然公司没有辞退他,但当天走出公司大楼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自己每天除了喝茶看报做些重复的工作外,连自己的专业技能都已经生疏。痛定思痛,毅然辞职跳槽。当时困顿的我没有看懂这个故事,因为这种好事肯定不会发生在我身上。而当我不断的努力,真正衣冠整齐的坐在办公室,喝着茶或者咖啡,正洋洋自得的以为找到了一个金饭碗的时候。再来看这个故事,我才明白舒适区是多么的可怕。昔日的那个拼命三郎,充满自信阳光的我已经身材发福,却依旧还在吹嘘自己当年的八块腹肌。原来我已经变得懒散,沦为了一个对未来没有目标的人。
两千年前《孟子·告子下》中一则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曾是我背诵最快的课文,可我却没有时时牢记和警醒自己。希望今夜的春风,能将我心中种子唤醒发芽生根,深深的扎在心中的土里,让我重新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