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月月读书记
今天把月月从幼儿园接回来,玩了一会儿。她说还没写作业。我说那你去写作业。
她就进了房间。“可是我忘记今天要写的字了。”
我拿手机翻开班群里的聊天记录,看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尺’字。”我跟她说。
过了一会儿,从她房间里又传出来了断断续续读书声。我走进去看她。她转头跟我说,作业我已经写完了。然后又接着读书。
好久没有听她读书了。我索性就在她身边坐了下来。一边听她读,一边帮她纠正错误的读音。多音字她是会读错的,因为根本就不认识。
遇到太熟悉的词语她会跳着读,也就是漏读个别字,但不影响词语意思。
偶尔还会跳行,跳句子读。遇到这种情况我会停下来让她看清字再读。
事后我思考过这个现象,我一开始认为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后来我想一个孩子能够跳跃式的读书,说明她眼睛移动的速度是很快的。嘴巴里还没读到,但眼睛已经跳到了那里。这不正是科学读书法,默读速读的精髓所在吗?总比磕磕碰碰的念字好的多吧。
10多分钟后,我发现她读书的错误率变高了,读错的字也太多了起来。我想可能是她累了。就说我们停下来吧,等晚上睡觉(前)再读。她却往后翻了翻书,看了看,说还没有到书签的位置。又继续读。
原来她早已经给自己制定了目标。一定要读完10篇,并且已经提前把书签夹到了第11篇的页码那里。
我没有再打断她,陪着她一起把书读完。
11.21月月读书日记
这个周末下雨,只能待在家里。昨天中午和晚上月月竟然把半本《棉鞋里的阳光》都读完了。我跟她说,明天把剩下的全部读完。今天她竟然也达标了。
她的读书是囫囵吞枣式的。读错字,跳读,换字。这样的读书方法,我也曾经怀疑过她是否真得读懂了故事内容。
昨天我问了一下她,《企鹅结冰》里面讲的是什么故事?她大概说了一下。说企鹅把冰寄给了狮子,结果冰变成了水。狮子又把水寄给了企鹅,结果水又变成了冰。
她不知道狮子生活在非洲。她也不知道企鹅生活在北极。是因为两者生活环境的巨大温差才造成了这样的误会。
我又问她,你有什么办法让企鹅把冰寄过来不会变成水吗?月月想了想,说:“可以在下雪天寄呀。”
我还问她,有没有哪本书中的故事有看不懂的?她说,称赞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又追问她才知道,她说的是不知道称赞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我说称赞就是赞美、夸奖、表扬的意思。这个故事里面谁表扬了谁呢?
小刺猬表扬了小鼹鼠,不对,是小熊做了几个凳子。
“它做的小板凳一个比一个好。”我补充说,因为我教过这篇课文。“然后小熊又表扬了小刺猬什么?”
“他给了他两个大苹果。”虽然内容她说的不完整,也不一定对,但我相信这个故事她已经读懂了。
这一个多月里,月月已经读完了八本书。每本书都是一遍过。她每天幼儿园放学回家就跑进房间里先把作业写完,然后就开始读书。在客厅,郎朗的书声常常吸引我走到她身边去看看。
这对她来说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写作业和读书差不多要用掉半个小时的时间,都是独立完成。
相信孩子的无限潜力。相信阅读的无限可能。
读书:我给她买的近二十本配套阅读书基本上都读完了。现在步入到读二年级阅读书的阶段,文字越来越难,故事情节越来越长,她的出错率也越来越高。她现在每天就只能读一个故事。但如果有时间、有机会,我就会问她今天读的故事里面讲了什么。她就会给我讲一遍。有少量不认识的字不会影响儿童对故事的阅读以及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1.7学习滑轮:
因为吴书瑶在外面报了班,经常穿着滑轮鞋来我们家玩。几次下来,月月也想玩。我就在网上给她买了一双滑轮鞋。那天晚上我在逛淘宝。她在一边看着,几次问我,你买了吗?周末能到吗?
拿到鞋子,她练习了几天后,我总是不满意。一是她的技术比较低,二是没有人陪她玩,三是我也会一点轮滑知识。
为了陪她练习,我也买了一双。
现在滑了两个星期多,她滑得技术是越来越熟练了,可兴趣好像却越来越低了。
现在到那里还没滑几圈,就不想滑了。不过倒是对“教我学滑轮”很感兴趣。“爸爸,我来教你一个动作。”“你这样滑。”
她自己的水平不咋地,但却对教我学习特别感兴趣。
还不知道是谁教谁呢?
友情:
这两个月,吴书瑶她们很少来了。一方面她们家里面经常有事,要么去乡下,要么到外面玩。周末很少在家。我跟月月几次登门拜访,敲她家的门都没有人应。月月每次都很失望。
再后来她们也会来,但玩不了多久就回家了。可见孩子们之间的友情是不会长久的。
有一次,她们在下午一点多钟来我们家。可月月要去上口才班,她们只能约定下课再来玩。我去接月月回家的时候,她在路上不断地问我,“吴书瑶来了吗?”“你在门口看到吴书瑶了吗?”结果我的回答是令她失望的。“答应了别人就是要做到的。”她说。我说:“你以为别人都像你一样守信用啊。”
等到了家楼下,刚好碰到吴书瑶路过我们家楼下单元门。月月止住了脚步,看着她。彼时,吴书瑶姐妹正和另外一个大姐姐在玩。她看到月月说:“我现在不想和吴彤月玩。”边说边走着。“任何人都可以拒绝和别人玩。”她接着说。
月月静静地站在那里,回头看着她。“你可以跑过去找她们玩啊?”我说。
“你们带上月月一起去玩。”我对吴书瑶喊着。
“你想跟吴彤月玩吗?”吴书瑶站在远处,对着那个大姐姐问。
“你可以跟我们一起玩。”吴书瑶询问了大姐姐之后对着我们说。此时她已经走得比较远。
吴彤月递给我书包,立刻飞奔过去。
我上楼去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她妈妈。“人家是实在找不到朋友,才来找她玩的。”她妈妈说。
还没到半个小时,吴彤月就上楼来了。她想让吴书瑶上来玩。可吴书瑶却想让她到下面去玩。结果就只能这样子了。
由此可见孩子们的友谊是不长久的。
既然找不到玩伴,以后我只能带她出去玩。我们到李湖公园玩。我们到童乐王国去玩。我们到童乐小镇去玩。
这是我第一次给她预约到童乐小镇去玩。我买了一张陪同票。那个下午,我们几乎把所有能玩的项目都玩了一遍。走出童乐小镇,月月的第一句话是,“我以后再也不到童乐王国去了。”
这个下午我们玩了挤牛奶、扮演消防员、押运钞票的保安、医生、照顾宝宝的护士、写毛笔字的书童、邮递员、建筑工人、小红军,还串了珠子、自己做了奶糖,唱了两首歌。可以说是收获满满。我给她拍了照,录了视频,回来还做成了DV。
她说,下次她可以一个人进去。
于是下周我们约了第二次。这次我没有进去陪同她。
虽然我很担心。但我也只能在场外看一看。后来索性就到外面去溜达了。中间回来了一趟,用广播呼叫她,跟她说了几句话,看她没什么事,就让她去唱歌。然后她就又进去了。
等到散场的时候,我看她出来有点不高兴。就问她怎么回事。结果她说,她想去糖果屋,老板跟她说需要有家长陪同。她找不到我。
那是一个付费的店,这一点,她不懂。我跟她解释了一下。
1.6学期末口才班的最后一堂课
这个周末口才班要期末表演了。表演的节目是儿童剧,月月饰演的是小兔子一角。
晚上洗脚时候,我跟她练习。先是我跟她一起读了一遍。然后我说,我来读,她来背。她不同意。但我还是拿过书来自己读,让她试着来对。我想她能对多少就是多少。结果她却每一句都对上了,一字不差。还纠正我读错的地方。
原来她早就背过了。
月月总是能给我惊喜。
今天放学回来,我做饭的时候让她在一边自己练习台词。她虽然一开始说不愿意,但架不住一个人无聊,就在沙发上举着书,叽里咕噜的读了起来。也就是读了几遍而已。
我没想到她现在已经背过了。我问她以前在口才班练过吗?她说在口才班不读书,直接上台说。
然后我在微信上问老师,是不是台词在口才班都已经练过了?老师说是的,课堂上我们都会练。
我又跟她谈到上次相声表演的事。我说,你总能给爸爸惊喜。你在家里都没有做过动作的,结果到了台上那么会表演。她笑着说,我就是为了表现给你看的。
其他记录:
12.24昨天小宝在超市里看到圣诞盒,想买。……
我没有给她买。
回到家里之后,我打算给她做一个。她一股子兴奋劲儿。找盒子,粘胶带,还画了一幅画。
前后折腾了半个多小时。
…………
洗脚的时候我问她买圣诞盒干嘛?她低头不语。几次追问之下,她才说。……
今天放学接她回来。
问她怎么送的礼物啊?老师怎么说的呀?老师收到了几个圣诞果呀?
她一一回答。……
12.5原句:中午吃饭,小宝喝了一口可乐,说:“冰冰凉凉爽爽。”
扩写:中午小宝吃饭,她一手吃着可乐鸡翅,一手端着杯子喝了一口可乐,嘴里先是发出了“啊哈”的享受声,接着又说:“冰冰凉凉爽爽。”
小宝好会说,竟然一连用了三个叠词。我在对面看到了,说:“谁教你的?”
小宝说:“这是我第一次喝可乐。”
妈妈说:“谁说你第1次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