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公司”可以从很多不同的维度去评判。我们觉得,“好公司”至少有“三个真”:
一是真的市场需求。所在行业和赛道需要足够大,这样的话天花板才会足够高。比如茅台,以前大家认为主要是政府在消费,2012、2013年严管公款消费以后,我们发现,原来民间需求也很大,这就是真的需求。当然,举这个例子不是荐股,只是想说,我们14亿人口的大国,消费的需求天然很大,卖水卖好了,也有机会成为全国首富。
二是真的行业龙头。必须市场占有率高、品牌响当当,行业内和行业外的人一听名字,就知道是行业“一哥”。还有个衡量指标,就是提价能力。你敢不敢提价、提价后对销量有多大影响?这也是好公司的重要“护城河”之一。
三是真的能够赚钱。赚钱是一家公司的天职。“好公司”需要每年能够赚进几十亿、几百亿的真金白银,需要报表上有利润。有些公司还在“烧钱”抢市场的阶段,还没有产生大量的利润,可以不急,等他真的赚了大钱后再说。除了已经赚大钱,“好公司”还要有不错的成长性,能够越赚越多。
另外,市值大的公司里面更容易找到“好公司”。虽然市值大不代表以后一定继续会好,但如果不是“好公司”,不可能做到现在这么大。我们更倾向于跟踪研究总市值超过1000亿的公司。宁愿用稍微贵一点的价格去买“好公司”,也不要因为贪图便宜,买入一些不那么好的公司。
好公司”买贵了,可能会被套一段时间,但是通过他的成长性能够消化这个估值泡沫,过一两年回头看可能就不贵了,再继续拿着就能有收益。而如果买入了不那么好的公司,当下看起来是便宜的,以后赚钱能力跟不上、成长性跟不上,有可能还会出现“股价越跌、估值越贵”的情况,就掉入了大家常说的“低估值陷阱”。
当然,我上面说的是“稍微贵一点的价格”。如果“好公司”估值已经很高,预期已经打得很满,还是建议用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去等待估值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