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說人)
相信讀過英語的人都會記得“humour"這個單詞,可你也許不知道最早將它翻譯成“幽默”的意思是誰。沒錯,他就是民國時期著名人物、曾經的北大英語系教授——林語堂!
這張便是林語堂的經典照片了,大多人都是從這圖片記住了這張書生意氣、又不是優雅高貴質樸的臉!
民國中不失“大師”,更不失“學霸”,可以說在民國時期里大師遍地,學霸層出不窮,各種各樣的人才應有盡有,而林語堂是道路“順暢”的一位。接下來我就分享一些關於林語堂的趣人軼事吧。
林語堂,中國現代著名學者、作家,這一看確實沒什麽稀奇的,畢竟在那個時代,這樣的人可不少啊!小編比較喜歡他的另一些身份——翻譯家、語言學家,還有一個就是他自詡道家精神的新道家代表!
(一)搭起中外文化交流橋樑的翻譯使者
有人說,林語堂的“翻譯”,讓中國人了解了外國人,讓外國人了解了中國人,曾被西方社會譽為除孔夫子之外,另一位最廣為西方人認識的中國文人,這一點就與其他的翻譯家有所不同,如此看來,而且他的海外知名度在當時可見一斑。例如,《生活的藝術》、《京華煙雲》、《風聲鶴唳》
同為北大英語系教授的辜鴻銘,在海外知名度也不小于這位後來的年輕人,辜鴻銘自詡“清朝遺老”,儼然一副"遺老"的服飾和做派,但二人一樣,都讓外國人領教到了中國文化的厉害之处。
(二)自詡道家精神的新道家代表
小編覺得他道家精神的體現莫過與他對文學、文字的見解。
在文學上,提倡幽默文学,他層說:我是第一個招呼大家注意幽默的重要的人罷了;在對待文化上,言: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其《論語》半月刊);對于文字,世上有兩個文字礦:一個是老礦,一個是新礦。老礦在书中,新礦在普通的人的語言中。次等的藝術家都從老礦中去掘取材料,惟有高等的藝術家則會從掘取材料,無論老新之說如何?這等說法也是自有其道。
(三)“道人家”也有痴迷物
據說林語堂為了發明創造“中文打字機”,不惜耗盡巨資,到最後走投無路,無奈只能賣掉了公寓傢具,用于償還債物和維持基本的家庭的日常生活,想來也是這樣的“神仙人物”也會有這麽“落魄”的時候。當然最後的“中文打字機”升級成了“明快中文打字機”!
除了他的“明快中文打字機”之外,很多人不知道他還發明了“擠除牙膏的牙刷”,小編第一次看到也是暗暗稱奇啊,竟然還有這種操作!這就像他所說:我要有能做我自我的自由,和敢做自我的膽量,這便是林語堂的生活觀。
人物信息
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現漳州)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語堂
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著、翻譯家、語言學家、新道家代表,曾任教清華、北大、廈大,于南洋大學校長
曾任國際筆會副會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外交部秘書
人物信息部分來自網絡
(文/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