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养育的问题上我一直在徘徊和思考如何做的好一些。为此我会去跟那些优秀孩子的父母交流;我会去关注一些管教类的课程;我会去写日记自我检讨。
我仍然感觉做的不够好。
这两天大女儿发烧在家休息,差不多6小时左右就会高烧一次,我就要给她吃药督促她多喝水,给她敷退热贴。看她憔悴辛苦的样子,我心里很不舒服,同时埋怨自己,在前两天因为她不好的生活习惯去唠叨和批评她,因为我一直有所担心,担心她未来会因为这些不好的习惯生活和工作中受到委屈。看到孩子生病很难受,我叹息地跟她说:“你真是让爸爸又恨又爱。”
孩子最需要家长哪方面的资源?
我在思考这样问题的时候,我凭着自己的经验和理解,认为是富足的物质生活、平等的沟通、随叫随到的陪伴、受到挫折后的鼓励、获得奖励时的认同、充分的理解…然而我此时发现,我似乎很少去问问孩子-这是不是她想要的好爸爸的做法?这有点像是我们做了一个自己认为很有市场,很能解决客户痛点的产品,却从来没有跟我们的客户沟通,这到底是不是他们想要的?
我们要以“客户”为出发点,要以孩子提出的要求和希望为践行好父母的KPI.
大女儿马上要过生日了,刚才跟她妈妈讨论说买个什么礼物。我前段时间看到一款质量特别好的童车,想着女儿之前在公园骑车的兴奋,我认为这会是一个很好的礼物,可转念一想:这是她需要的吗?
也许这个礼物,她会需要,因为在孩子眼里她喜欢的并且自己又没有的,总是期待父母可以满足她,这一类的东西特别多,它们其实是家长和商家们无意和特意造成。可是如果我们真的自己去问一下孩子,过生日了你需要什么?也许,那都不是一件实物的东西,也许她会说:“我想要爸爸妈妈多陪陪我,我不想你们每天下班后还在忙工作。”
有本书《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这个书名非常好。孩子单从外貌来看,其实就是另外的一个我,她继承了我的基因:大眼睛,长睫毛,爱说爱笑…,由于我们对自己的不满足或者不满意,就希望孩子能够早点明白一些道理,学到一些知识,逐渐变成你期待的那个完美的自己。在这个过程种我会焦虑,因为我认为有些习惯现在不养成,日后也做不好,比如讲整洁卫生、专注认真、诚实守信………我总会在女儿没有把看完的书本放回书架,摆放整齐的时候,对她唠叨一句:“你怎么总是这样不整洁”;我总会在女儿又把饭菜吃到桌上,汤汁抹到衣服上的时候,对她唠叨一句:“你怎么总是这样不讲卫生”;我总会在女儿洗完澡,把袜子丢掉水池旁的时候,对她唠叨一句:“你怎么总是这样邋遢”……这样的话我似乎每天都在唠叨,不止我,还有我老婆。现在想想,女儿一回家就要饱受如此密集的语言暴力,多难受?甚至有些时候,我们认为她做的太过分了,而她直接采取抵抗的情绪,结果就招了一顿打。当然,孩子大了,我们也很少动手打她,但是每次打完,我都内心挣扎好多天,甚至好几个月,并告诉自己以后真的不能再打孩子了,虽然我和老婆会经常反省,也会克制,但是我们依然不能放心,不能放下对她的殷殷期望。
孩子最需要父母的什么资源?
当我再次问自己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对孩子的内心越来越不了解,我就像一个花园里的园丁,肆意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来修剪这些美丽的花枝,想要她们按照我的想法开出美丽的花朵和长成美丽的造型。我们从小就赞扬园丁的辛苦,可我们有没有从那些花花草草的世界看待园丁的这个行为?对她们来说,园丁就像是个残酷的杀手,每隔一段时间就来折磨她们,她们更期待着自由自在地朝着阳光去生长,去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