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读了“咖啡苦到心”的文章,讲述了父亲早逝母亲辛辛苦苦供养女儿大学毕业,女儿刚刚工作一年,母亲因病去世,逝前恳求女儿照顾不争气的儿子。
女儿受母亲影响,虽然对既不认真读书又不好好工作的弟弟无可奈何,但依然在自己不富裕的情况下补贴弟弟,甚至在弟弟的谎言下把婆婆给自己的彩礼钱填向弟弟的无底洞。
让我一下子想起了自己的妹妹。妹妹是六姐妹中最小的,从小就被爸妈宠着,爸妈也言传身教地让我们宠着妹妹!当然,被宠爱的女孩子大多情商高,嘴甜说话有分寸,会察言观色,妹妹具备了这些优点,工作积极努力,作为普通工薪族收入还算可以。但从小家庭环境的熏陶已经养成了以自己为中心的思维定式,她的情绪要影响全家人的氛围。
父亲在我刚刚读大学时去世,两年后母亲又因为肺癌去世。我和妹妹是在哥哥姐姐的资助下才完成学业的,所以我对妹妹的事非常走心。我结婚后很长时间,妹妹是经常住在我家的。后来她自己买了房子,赶上那段时间我老公在深圳工作,所以我就带着孩子住在她的房子里,一切生活费用都由我支付,包括她房子的物业费和取暖费,让她专心还房贷。两年后我又在附近买了学区房,是个跃层,就让她住在我家,把她的房子租出去,租金全部还房贷。
也是因为工作能力不错,自我定位就不太准确,妹妹一直到三十五六岁才遇到想嫁的人!
但这些年走过来,我越来越感觉到妹妹以自己为中心,对姐姐们要求太多,姐姐们照顾她好像是必须的应该的!
于是从小事儿做起,我一点点儿让她感觉到她打扰了我的生活,她的生活是她自己的事儿!比如住在我家时,她房间的家具要按照我计划配置,对她要求的按照她的想法重新装修她房间想法先不积极回应,后说明她需要自己出资。
我老公有早睡的习惯,只要我老公一进卧室,我就提醒妹妹关闭客厅的电视,让妹妹上楼看电视,并把音量调小,不能影响到楼下。
妹妹是聪明人几件事的提醒,就开始矫正自己的想法。自我界限越来越清晰!
清楚记得最后一次提醒妹妹是在她生女儿三个月后,与我们两个都认识的一个孩儿妈妈聊天,那位孩儿妈妈随口说“自己月子里没有休息好,落下来腰疼的毛病”。妹妹奇怪地询问“你三个姐姐呢,怎么会休息不好呢?”我立刻抓住机会说“姐姐再多,也不能替自己过日子呀!365天的日子都是自己的呀!”
当然,我和妹妹相处一直很好,但帮助是有分寸的。比如我时间富裕时做好饭让妹妹过来吃,或者给她们送过去。妹妹工作忙,周五经常有应酬,我就把妞儿接过来陪着,然后让娘俩儿在我这里过周末(妹夫经常出差)。或者周末我去妹妹家做饭,减轻妹妹的家务负担!
其实,妹妹对我帮助也不小,我情商低,思维直线,说话直接,妹妹把我打过许多圆场儿。
不论跟谁相处,一定要有明确的界限,可以相互帮忙,但不能彼此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