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唐唐拿来了一枚“鸽子蛋”,这是他昨天晚上亲自用空气泥制作的戒指,要送给“心仪”的女孩丫丫。我要给戒指拍张照片,他说:拜托,拍的漂亮一点。一会儿,丫丫来了,他跑过去,非常庄重地对她说:我送给你的。然后给丫丫戴在手上。吃饭戴着不方便,丫丫要求摘下来,我给她放在了钢琴上,唐唐跑过来叮嘱我:放高一点儿,别让其他人拿走了。上完体育课回来,孩子们正在教室里自由活动,唐唐拉着丫丫来到钢琴前,小心翼翼地又给她戴上,一副专注又深情的样子。我看了真是不忍心打扰他们,悄悄地躲在一边偷拍了一张照片。最后还是被发现了,两个小家伙看到我举着手机有点儿不好意思了。吃午饭的时候,丫丫对唐唐说:今天晚上回到家我做一个恐龙送给你。唐唐激动地告诉周围的每一个人。
自从两周前班里开展了一个语言活动《小猪的婚礼》,孩子们也举行了一次婚礼之后,唐唐对丫丫越来越迷恋了。平时需要两人合作的游戏,唐唐都要第一时间找丫丫组队,自由活动的时间,也是和丫丫在一起玩耍。看来,唐唐的婚姻敏感期已经来势汹汹,他正沉浸在“爱情”的甜蜜里无法自拔。
这让我想起了三年前带过的另一批孩子,叮咚和乐乐。叮咚婚姻敏感期表现得也特别明显。他们的婚姻敏感期从中班下学期一直持续到大班下学期,整整一年的时间,经历了结婚、离婚、又和好的状态,还得到了双方父母的大力支持。
那时,活跃的叮咚简直就是乐乐手中的小风筝。乐乐说让叮咚干什么,叮咚就会乖乖地顺从,老师对叮咚束手无策的时候,也要向乐乐求救。叮咚和乐乐也举行了一场婚礼,当时我们准备了婚礼进行曲的音乐,给叮咚穿上黑色的小西服,乐乐穿上纱裙,戴上头纱,为了让婚礼更有氛围,我还准备了撒花和喜糖,当婚礼进行曲响起的时候,司仪郑重其事地主持婚礼的现场,配班老师给他们撒喜糖和花瓣。叮咚本来是班里最调皮的孩子,是全班公认的不受欢迎的孩子,在此之前他在集体里面是非常受排斥的,班里一有破坏性的事情发生,其他孩子眼睛都不眨一眨就一致说是叮咚干的,为此,叮咚和他的父母都非常痛苦。尤其是叮咚的妈妈,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受委屈,跟老师交流了很多次如何在班级里帮助他建立一个正面的形象。自从这次婚礼之后,叮咚虽然没有完全抛弃以前的捣蛋鬼的影子,但是至少开始有几个女孩愿意和他交往了。因为乐乐是班里比较活跃的女孩,她的好朋友都追随她开始和叮咚一起玩耍。叮咚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也在慢慢好转。叮咚的爸爸妈妈也抓住这个契机,请乐乐到他们家里玩,一起吃晚饭,两个孩子的感情越来越好。但是,叮咚的表现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好的,时而会有反复,所以他和乐乐之间也会存在婚姻敏感期上的波动。有一段时间,乐乐又开始讨厌叮咚了,不愿意和叮咚结婚了。叮咚很痛苦,回到家告诉妈妈:乐乐和我离婚了。当时的我们听了真是哭笑不得,他们还真和现实生活一样有这个那个的程序呢。从日常的观察发现,叮咚确实受伤了,情绪开始不稳定,动不动就因为画画的不完美或者玩具拼插的不够理想闹脾气。后来,我跟乐乐一起坐下来聊了他们之间的问题。终于找到了症结,原来乐乐是因为叮咚每天不好好吃饭,挑食剩饭,大家都说叮咚表现不好,乐乐就不愿意和他玩了。当把这个问题告诉叮咚的时候,叮咚表示自己以后一定好好吃饭,做个不挑食的孩子。两个人才又重归于好。
这也让我想到了我的女儿,在幼儿园里也经历了一场相当精彩的婚姻敏感期的经历。几个男孩子互相争宠,用各种方式来赢得她的“欢心”。那时,有三四个男孩子,都喜欢我女儿。他们在幼儿园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乖孩子,都是班里的活宝,脑子很聪明,但是调皮捣蛋,净做恶作剧。班里很多孩子都被他们欺负。但是我女儿就特别幸运,那几个男孩子都争抢着要保护她,所以班里不管乱成什么样子,我女儿都不害怕,因为她心里面洋洋得意的就是这些男孩子都听她的话,对她百依百顺。经过一段时间的竞争,女儿最后终于被其中一个男孩征服了。我问她:为什么和小路在一起玩的好?她说:因为他又帅又聪明呀!后来和老师交流,发现其实是小路最“上心”,他的婚姻敏感期最强烈,在班里和女儿简直就是发展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再之后,小路和女儿都要邀请双方到各自家里做客,甚至还影响到对各自父母的喜好。现在上了小学,两个孩子见了面还是很要好,要比其他孩子感情更加亲昵。
很多家长非常不理解孩子的这种做法。
我婆婆当时就非常反对我支持女儿和小路在一起玩。她老人家极其反感看待这件事情:小孩子才几岁,就开始结婚啊,老公老婆的,这不是交孩子干坏事吗?你们尊重孩子也不能让孩子没有边界了吧?我知道我跟她是讲不清楚的,所以也就一耳朵听一耳朵冒,随她去吧。
还有很多老年人认为这很好玩,经常拿这个逗孩子:你和谁结婚了?你是个已经结婚的小大人了。哈哈哈!接着就是一阵大笑。我非常讨厌这样的老年人,他们这是在贬损孩子良好的自尊和自我的发展,助长孩子畸形的心理。
甚至一部分年轻的父母也不能正确的看待这个问题。他们认为这是小孩子过家家,挺有意思。还有人认为孩子在模仿电视剧里的情节,是在表演游戏。有的家长还有杞人忧天的心态:俺家儿子怎么会喜欢那个闺女呢?长得也太一般了,不是我们父母喜欢的类型。孩子将来找对象不会就照着这个标准找了吧?
没有发展到婚姻敏感期的孩子家长着急了:我家儿子在这方面怎么这么迟钝呢?人家都“谈恋爱”了,我们家孩儿还处在光想着吃喝玩乐的状态呢。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一谈到婚姻问题,大家就谈虎色变,把这个问题想得过于复杂。每个家长自己心里都有个小九九,生怕孩子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早恋”“变态”“畸形”等心理问题。在幼儿园里,虽然还不至于此,但是家长心里各怀鬼胎,都是不淡定的。
要解除家长的顾虑和疑惑,给家长解释这个现象,核心概念就是:婚姻敏感期。在谈婚姻敏感期之前,我们先要了解敏感期是什么。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在0-6岁阶段,每个年龄段会有不同的敏感期。而婚姻敏感期大致出现在4-5岁,有的可以延续到6岁多。也就是在幼儿园中大班这个年龄阶段。最早的时候孩子会想要和爸爸、妈妈“结婚”。之后,他们就会“爱上”自己的老师或者其他的成人。一直到5岁左右,他们才会“爱上”一个小伙伴,比如只给自己喜欢的孩子分享好吃的东西,而且经常在一起玩,产生矛盾时也不愿意让其他人干预等等。总之,他们想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婚姻敏感期其实是人际关系敏感期的延续。这是孩子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孙瑞雪在《捕捉儿童的敏感期》这本书里说:
儿童时期是一个纯粹的情感培养和情感发展的过程,让儿童在童年顺利度过婚姻的敏感期,将为孩子成人后的婚姻关系奠定基础。儿童通过几个月来发展完成的事情,可能成人10年或者一生都没有办法解决。解决这个时期的问题,将帮助儿童健全他的情感世界,健全他的家庭关系,健全他的婚姻关系,为儿童建立更好的爱的观念和丰富的情绪。
所以,当婚姻敏感期到来的时候,我们每一个父母都应该高兴,而不要赋予它太多的道德方面的含义。
那么,成人在幼儿的婚姻敏感期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作为家长,一定要理解幼儿的感受,进行同理、移情,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情绪和心理是被成人接纳的。这样,孩子就会光明正大的客观地去面对自己的婚姻敏感期,而不是觉得找个异性伙伴结婚是件羞耻的事情。
其次,成人要积极地协助幼儿完成婚姻敏感期的行为和使命。有的孩子在婚姻敏感期是“单相思”,孩子内心是很纠结和痛苦的,这种情形之下,成人要帮助幼儿想办法获得对方的关注。可以创造机会让两个人在一起玩,也可以相互邀请对方去家里做客,或者送给对方一个心仪的礼物,增进两个同伴之间的好感。
最重要的是,在婚姻敏感期的后期,成人可以抓住契机引导幼儿发现对方身上的优点,促进孩子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偶像崇拜。比如,成人可以启发幼儿:你为什么喜欢和他结婚?孩子一般都会说出吸引他的特质。如果这些特质是好的,那么就可以激发幼儿向他学习。
婚姻敏感期,有的孩子时间长,有的时间短,有的孩子表现明显,有的不是很突出,但是,不论怎样一般在7岁之后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过了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之间也不会再沉浸在对异性伙伴的爱慕里,他们又可以自由自在地和自己的朋友玩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