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孩提记事起,印象中的父亲脸型长长的,个儿高高的,皮肤白白净净,举止斯斯文文,对人特别随和,也爱帮助别人,和谁都能坐下来喝两盅,从白天聊到天黑,有着说不完的话题。他是我们那一片有名的“好人”。
可父亲对我却是严肃的,从不苟言笑,总爱对我发号施令:要么给他拿酒,要么就是给我训话。他对我的惩罚有两大偏好:一是喜欢揪我耳朵;另一个便是跪搓衣板。现在,我时常对着镜子里的我看时,那一对别人都说“有福相”的耳朵,其实是后天形成的,这也算是父亲给我留下的一点印记。
跪搓衣板更不必说,我从小心态就好,当时的我还没学过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可阿Q精神已深得真传。跪搓衣板是在客厅的中堂,对着菩萨,我总会顺带磕几个头,给自己一个台阶下。“阿弥头佛,菩萨保佑!”嘴里不停地念叨。父亲也拿我没办法,还会在一旁偷乐。被我发现过几次,也许是怕教育达不到效果,我的屁股算是遭殃了,一顿暴打,有时那五条掌印好几天都消不掉。
父亲离开我整整20年了,前些时候去上坟祭扫,老是回忆起当年那些“训话”。他每次喝完酒后,就会把我叫到旁边,开始没完没了的唠叨。时间过去这么久,他都跟我说了些什么,大部分也记不清了,但有几句话始终在我耳边萦绕,还真影响了我以后走的路。他每次总会说:“男人要学会自立,我只管你到十八岁,以后的路靠你自己去走。”他不停地灌输着这个思想,以至于我慢慢也确实变得自立起来,在后来遇到的一些人生坎坷中,我都坚强地走了过来。对于这些,直到现在我才感受到“父爱如山”的真正含义。父亲的教育不是呵护,而是放手,这样的教育才能让我走得更稳更远。我也更能体会到父亲的良苦用心,或许这是父亲的本能,这种教育的方式是镌刻在父亲思想深处的一种习惯,只有等我们长大后才能体会。
印象中的父亲,只有在每次到学校接送我,坐在后座抱着父亲时,才能感受到父亲的温暖。因为此时的我,可以不必去直视他的目光,不必听他不停地絮叨。声音是往前传播的,他再多的絮叨,坐在后面的我根本听不到。一开始,他唠叨过几次,自己也觉得我听不见,后来就知趣地不说了,一门心思往家的方向骑。从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父亲从骑“二八杠”到后来的“幸福125”,我抱着父亲度过了6个春夏秋冬。后来,因为我也长大了,父亲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我开始了一个人的上学路。每每回忆起父亲接送我的那6年,回家的那段路真是美好。我见证了路两边树叶从发芽、长大、变黄,再到掉落,目睹着路边野花的花开花谢,也度过了一段没有父亲絮叨、父亲在前挡风温暖的幸福时光。那时的我就如那温室里的花朵,父亲便是那遮风挡雨的大棚。坐在父亲的车后,每次抬头仰望前方的路,总会被父亲高大的身躯所遮挡。那一刻,我真心感觉到父亲就是我的“靠山”,是我人生前进的“引路人”,让我活得踏实而有方向。
一晃25年过去了,如今,我也已为人父。在对儿子的教育中,或许参杂着父亲对我的影响,总是习惯性地“严肃”教育。不过,我也时常反省自己,既然自己能体会儿子对我的感受,我为何不能把父亲做到既严肃又温和呢?我不断地去尝试改变,学着跟儿子谈心交朋友,建立起我们俩的“小秘密”。可对儿子的絮叨或许因为遗传,怎么也改不了,生怕他记不住。每次看到儿子说:“都说了多少遍了,我知道了,别再啰嗦了。”我总会会心地一笑,这或许就是当年父亲在我说“阿弥头佛”时偷笑的感受,可怜这含蓄的“父爱”。
现在的人条件好了,不再是我小时候父母用自行车和摩托车接送上学,家家都有小汽车。儿子刚上一年级,整个幼儿园期间的上学接送总感觉少点什么,其实是缺了与儿子亲密接触的感受。现在,每天早晚最繁忙的路段就是学校周围,就连出租车司机一听说是经过学校路段,宁可不接单。正因为如此,我便有了骑电瓶车接送儿子的机会。儿子坐在后面,两只小手紧紧抱着我的腰,我瞬间感觉心都化了,一种久违的幸福感油然而生,那是儿子一种本能的信任和依耐。我在想,当年我的父亲肯定也有这种感受,这或许就是他无怨无悔6年如一日接送我上学的动力源泉,人活着会很享受这种“被需要”的感觉,特别是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
现如今的社会,生活节奏快,幸福感低。这是我们没有找到发现幸福的钥匙,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很多成功的人士总会讲:家庭是我们幸福的港湾。钱挣得再多,事业做得再成功,回归家庭的本真,能够“被需要”才是点亮我们幸福的明灯。而父亲又是一个家庭的主心骨、顶梁柱,他关系着整个家庭的幸福。“父爱如山,温和似水。”我们需要“父亲”角色有更多地承担与改变,把握生活的细节,从用电瓶车接送小孩开始,用心去调整生活的节奏,为家庭挣得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是每一位父亲的人生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