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为爱而行
练习习作七天小结
到今天,我已经连续坚持七天练习写作了,从第一天的不知写什么,只有几百字,到之后几天的每天在固定时间坚持写,一下笔就有很多话要说,一写就是上千字,这种转变真是不可思议,所以过来人都说:“想一万遍,不如实际做一遍”,只要开始行动,才能产生真正改变的力量。这次写作体验真是让我获益非浅。
七天为一周期,写了一周我也需要梳理一下,给自己做个总结。回想自己这次学写作的初衷是想做自己真正喜欢和擅长的事情,希望余生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这个社会作点有益的事情,传播一点自己的爱与力量。虽然现在自己是个平凡又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这并不阻挡我向往美好和高尚,作家海伦·凯勒说:“只要是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事情,而又是我能做的,我都将全力以赴”。我虽然没有多大的能耐也不一定能做多大事,但我心底却有这样一颗美好的种子,现在我愿意给它浇水施肥,精耕细作,静待它的破土而出。为此我也切断了自己的后路,想让自己义无返顾的坚定走下去。
愿望虽然是美好和纯净的,但还需要在实践中打磨历练,在一周的练习中,我的思绪也是潮起潮涌、跌拓起伏,在网上上几节学写作变现的课程,心绪就变得不安定了,老师们开始讲得都有可取之处,教你一些写作的相关技巧,但后来都变味了,都是教你如何迎合读者,如何按照套路去写而获取更好的收益,也就是变现。而且我也搜索了几个平台,迫不及待的去投稿,想着赶快让自己的文字能够变现,获得效益,每天早上在固定的时间写完稿子,就开始到处投稿,然后一整天都是在关注相关平台的信息,本打算安静读书的计划也被扰乱,心情也不能保持平静,真是不做不不知道,一做吓一跳,本以为自己“修炼”多年,已近心如止水,对外在名利诱惑都是经得起考验的,结果这颗妄动的心一遇境就失去淡定了。
我意识到这种心态与我写作的初心是相悖的,我决定开始清理,首先,我不再去听那些快速让写作变现的课程,因为只是为了迎合和变现而挖空心思的去写,那样就失去了写作本身的意义,也同时会失去自我。本想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中去寻找并带给人们一份清凉,但差点又被裹挟进去。写作本是一件具有神圣意义的事情,它是人们深厚沉淀思想的凝结,是有思想的人们对世界的呐喊和唤醒。
美国政治家约翰逊说:“为了写作,一个作家的绝大部分时间是花在阅读上;一个人要翻遍半个图书馆才能写成一本书”。作家罗兰说“写作的目的不应该只是为了发表,当然更不是为了稿费和虚名,它实际上是一个人认识真理之后的独白”。英国词典学家塞*约翰生说“只为金钱写作的人是庸人”。这些名人都说出自己对写作的真切感受,对我们都有很大启发意义。只有对所要走的路有了清晰正确的认识,才会走得更远。
第二点,我开始作选择,在尝试了几个投稿平台后,我最终确定在“简书”扎根立足,每个平台都如同人一样有自己的风格和气质,读书写作是一件高雅之事,需要一个清新自然雅致的环境,相比于其他平台热闹繁杂又唯利的氛围,我更喜欢简书浓浓的书卷气,没有那么多的喧闹功利,只是给你提供一个安心自由写作的平台,简单质朴又安心,还有那么多热爱读书写作的书友,让狂乱不安的心找到一个安顿的家。到简书安家已有四年时间,但一直流浪在外,不肯回归,现在才明白它的好,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三点,既然找到心安之处,我就要专一的朝着目标的走下去,我发现了“简书”的日更挑战,毅然决定加入,要做就要给自己加码施压,真心喜欢“简书”给书友们的各种成全和帮助,也真心希望与志同道合之人一起砥砺前行!
还有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感悟,就是体悟到:读书是在梳理别人的思想和情感,是种向外求的过程。而写作是在梳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是向内求的过程。佛说:“每个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相,内在圆满俱足”。所以,写作是我们向内寻求智慧宝藏的有力火把,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只要坚持走下去,穿过荆棘丛林、高山大海,我们就能找到自己属于自己的洞天府地。
不忘初心,与更多心中有爱有梦的人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