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为广大党员干部指明了方向,赋予了他们强大的精神动力。各级党员干部闻汛而动,更需以行动诠释担当,以责任筑牢防汛救灾的战斗堡垒,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先锋在前,汛情一线显担当
当前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部分地区汛情突破历史同期水平,城市内涝、山区地质灾害等风险持续攀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临严峻考验。面对这一形势,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要强化“汛情就是命令”的政治自觉,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思想根基,深刻认识到防汛救灾不仅是应急任务,更是检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必须以“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绷紧责任之弦。在行动上要主动响应、靠前作战,不等不靠、迅速行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状态投身防汛一线——预警响起时第一时间向组织报到,隐患排查时主动认领最危险的区域,险情突发时毫不犹豫冲在最前沿,用“向我看、跟我上”的实际行动,让群众在风雨中感受到党的力量,成为防汛救灾中最可靠的“主心骨”。
堡垒为核,防汛一线聚合力
防汛救灾是涵盖监测预警、风险防控、应急处置等多环节的系统工程,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单靠个体力量难以应对复杂局面。这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基层党组织的凝聚作用,树立“一盘棋”思想,明白只有以党组织为核心拧成“一股绳”,才能形成抵御风险的强大合力。要主动将个人行动融入组织体系,把“我”的力量转化为“我们”的力量,摒弃“单打独斗”的思维,自觉服从党组织的统一调度。在行动上要积极参与组织建设,主动亮明党员身份,在网格中认领责任、在岗位上践行使命,配合党组织统筹资源、协调力量,带动群众参与防汛工作,以“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跟上”的联动模式,让组织优势转化为防汛效能,确保党旗在每个风险点都成为凝聚人心的“灯塔”。
为民为本,救灾一线筑防线
灾害面前,群众的安危始终是最紧要的事,从被困群众的焦急等待到转移群众的生活需求,每一件都关乎民心向背。这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坚守“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群众满意不满意、放心不放心”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摒弃“重任务轻民生”的倾向,真正做到与群众同呼吸、共患难。在行动上要全力投入群众保障工作,把“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的承诺落到实处,无论是转移安置时的耐心引导,还是物资配送时的及时到位,亦或是解决吃饭、就医等急难愁盼问题时的主动作为,都要以“贴心服务”传递党的温暖,用“事事有回应”的担当筑牢民生防线,让群众在灾害面前感受到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