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与母亲和解了,父亲的唯唯诺诺不管事,家境的贫寒,亲戚的白眼及村人的轻视及瞧不起,都叫母亲不得不扛起这个家,不受人欺负,强硬的安排家人的生活,自己把自己弄得累了,就开始发烦。嘉禾想,母亲也就是这样了,明明自己已经很累了,却还想给自己减轻负担。我来洗吧,随手从橱柜抽屉里取出那条已经久不使用的红白格子印着一个花盆的围裙,这还是这个家初建的时候,和胜智一起买的呢。嘉禾洗碗并不熟练,笨拙的将碗筷收拾在一起,别放洗涤剂,放点碱,厨房完传来了阵阵母亲的叮嘱,拿水淘淘,别用抹布,知道了,拧开水龙头,将碗筷淘澄完,整齐的放到橱柜抽屉架上,但嘉禾想晚上准会说,怎么放成这样子。
同大多数夫妻一样,嘉禾和老公智胜在对待婆家娘家上,总难以做到不偏不倚,在经历过无数次的磨合后,当然达不到绝对的平衡,也只能形成某种约定。拿闺蜜安娜的话说,哪里来的便宜爹妈,慢慢来吧。嘉禾两口子在一个说不上几线的小城市生活,每逢周末都到乡下婆婆家混吃混喝,工作日则在老妈家,在自己家开伙的机会少之又少,再者嘉禾在县城二中当老师,老公智胜则经营着不大不小的电脑维修店,忙碌起来按点吃饭总是奢望。乡下婆婆家门口有一大片土地,每年节气一到,就种下一大片麦子。
嘉禾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不巧国家放开了二胎政策,于是有很长时间嘉禾都陷入逼生的困境。都说生,可孩子不是麦子,收了一季就可以,那是要做长期打算的事。生二胎这事,完全就是考验人心的事,生吧,谁来管,婆婆妈妈都觉得自己可以管,可嘉禾看着腰酸背痛腿抽筋得老人们,都不敢设想。不生吧。纠结的紧,看着儿子形单影只的,没个玩伴,自己呢也羡慕人家有两个孩子的家庭,反正这事搁谁谁难受纠结。索性不想了,饶是如此,一到亲朋好友聚会,七大姑八大姨的少不了要拿这个当话题,谁让你没生呢。这热衷劲,总让嘉禾想起,“皇帝上茅房,皇帝不急急死太监。”而丈夫倒因为忙碌,对二胎的事顾不上。
这一天,嘉禾刚下班回家,婆婆回乡间和公公给麦子浇水,儿子由自己照顾,吃过饭,老公还没有回来,嘉禾自己无所事事的翻着手机屏幕,儿子玩着自己的玩具。最近,嘉禾工作不算忙,但同事小慧怀孕了,好些活总会以她劳累过度为由拒绝,办公室就那么几个人,一个个的人精,不得推的一干二净,也就嘉禾心善,接过来,好家伙,帮忙的变成了分内之事。你不做,人家还不乐意的,领导呢,谁好使使谁,到头来成了自己欠缺同期心了。嘉禾想想就憋屈的眼泪唰唰流,想姐当年怀孕的时候,照样得当男人使,家访、出板报,少得了自己简直不行。
时代变了,计划生育都改鼓励二胎三胎了,嘉禾就是个没心没肺的,可也经不住这么明板着欺负人。于是二胎就这样被提上了议程。生活的改变往往就是一个戏剧性的事情。
很快,孩子出生了,但是一切却不如想象中的美好。没有生育二胎前,家里的开销都是各自开销各自的,二胎生育后,明显不够了,还需要公公婆婆贴补,这也没什么,反正就是给娃买个奶粉什么的;但是照顾孩子上,就难说了,大孩首先就不干了,明显有变小的趋势,看到嘉禾一抱小的,大孩就会可怜兮兮的在妈妈面前,有时候还会上手欺负小的。自然,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嘉禾看到哭的小的,难免心烦意乱,把大孩收拾一顿。回过头来,又觉得这样对大孩太不公平了,满心的愧疚。日常中,满脑子都是孩子,老公是什么,就是晚上抱孩子的那个,偏偏睡得跟头猪似的,最幸福的时光就是娘家人来的时候,可以任意使唤,晚上母亲就能帮着抱,哭了、闹了、饿了、尿了,嘉禾可以释放一下多日来的疲累。
转眼,半年产假到了,嘉禾该回单位上班了。看着网上的“背奶妈妈”,嘉禾也想带个奶袋,把多余的奶带回来,也省的退奶,可悲哀的是,婆婆抱着孩子,反对,理由很简单,会吃坏孩子肚子的,反复思量,得,没冰箱,回来确实得坏。原本的哺乳假,是有半个小时的,可是经不住单位忙,赶着回去,有时候孩子还不愿意吃,抱着到单位上,也不像一回事,久而久之的孩子也就成了一日三餐的作息了。这种状态持续了很久,在断奶问题上,全家人也展开了激烈的大讨论,有说8个月人奶就没有营养的,也有说吃的太久孩子会笨,加上嘉禾工作也慢慢忙起来了,每天家里单位两头很累,索性也就断了奶。然后,孩子就成了别人家的孩子,婆婆还是愿意回到乡下,宽敞一些,嘉禾在老公面前,抱怨颇多,可耐不住婆婆的决心,总不能自己辞职带孩子吧。于是,嘉禾每每看着自己带孩子不上班的表姐们,就十分羡慕。
后来,孩子上幼儿园,公公婆婆来到城里,专心带两个孩子;而嘉禾也在生活中,慢慢变成了自己母亲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