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毛选杂感24: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

本文写于1937年11月,是在延安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的报告提纲,主席当时44岁。

这时候上海、太原已经失陷,抗日战争的形势不容乐观。文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分析目前的形势,必须从片面抗战转到全面抗战;第二部分反对投降主义,包括在党内反对阶级对阶级的投降主义,在全国反对民族对民族的投降主义。

在国共合作以前,党内的主要危险倾向是“左”倾机会主义,也就是关门主义,不提倡与国民党合作;而国共合作以后,党内的主要危险倾向转变到右倾机会主义,也就是投降主义。第一种的心理大概是,国民党那么坏,和我们打了10年,为啥还要和他合作?第二种的心理大概是,既然国共合作了,国民党占据统治地位,我们应该服从他。

主席却一贯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面对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事实,必须与国民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面对国民党的片面抗战策略,必须坚持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不能重蹈陈独秀的覆辙。

主席相当于在惊涛骇浪中驾船航行,既要防止船往左偏,又要防止船往右偏。

摘抄——

1.在统一战线中,是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呢,还是资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是国民党吸引共产党呢,还是共产党吸引国民党?在当前的具体的政治任务中,这个问题即是说:把国民党提高到共产党所主张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全面抗战呢,还是把共产党降低到国民党的地主资产阶级专政和片面抗战?

2.在一切统一战线工作中必须密切地联系到独立自主的原则。我们和国民党及其他任何派别的统一战线,是在实行一定纲领这个基础上面的统一战线。离开了这个基础,就没有任何的统一战线,这样的合作就变成无原则的行动,就是投降主义的表现了。因此,“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这个原则的说明、实践和坚持,是把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引向胜利之途的中心一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