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申城的天气都不错,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前段时间的连绵阴雨天跑得无影无踪了,早晚气温宜人,阳光明媚。天公作美,总算是把该洗晒的秋冬装都洗晒完毕了,仿佛在静悄悄地等待着冬天的到来。
这样的晴好天气,什么事情都好做,做什么事情也都好。我这几天都是送件到供应商那里去加工,有的时候,一天要往外送好几趟。
昨天和前天都有送件到王老板那里去。
王老板是我邻县人,多年前的同事,我们都是从农村乡下来申城打工的,文化基础和风俗习惯都差不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年轻有为的他,积累了一些资本,凭借在行业中的丰富经验,刚过而立之年,自主择业,三年前就在外面自己开了家公司。
前天送件的时候,还以为他的工厂在我曾经去过的那地方,跑到半路他来电话才知道自己跑错地方了。
他工厂现在搬到镇上热闹的地方了,临街的一幢大楼。他工作室租借整幢大楼二楼的一半,一楼全部是一间间的铺面房,超市,五金店,餐馆最多:粤菜馆、水饺馆、川菜、徽菜馆等等。他跟我说:这地方交通便捷,吃喝方便,就是房租贵了点,之所以搬到这里来,是今年郊区折违建惹的祸(当然是积极响应市政府的号召)。
昨天物件送到的时候,刚好是吃晚饭的时间。王老板说今天说啥也要在他这里吃顿饭,这里美食多,可选性大,离开单位这么多年没有在一起吃过饭,也没有在一起聊聊。
王老板工作忙,还要破费请我吃饭,我就说不麻烦他了,改日再说。他见我转身要走,赶紧说:那我俩不在外面吃,就在厂里吃老娘烧的小灶饭。我一听叫我吃小灶饭,脚就挪不动了,加之盛情难却,便跟着他上了二楼。
小灶饭只有在我们乡下才能吃得到。乡下离集镇比较远,进餐馆不方便,还不实惠,家里来了一二位客人的话,就在家里烧几个像样的菜,有荤有素,还有汤,拿来招待客人的。客人时间充足的话,还可以带客人到菜园亲自采摘自己喜欢吃的蔬菜。
公司里的大锅饭,甚至是进馆子的饭菜跟它根本没法比。大锅饭没有小灶烧的香,菜没有小灶烧得入味。小灶饭炒菜用的油是自家产的,没有地沟油,菜也是自己种的,施的是自然肥,没有打过农药,不会有污染,并且调味料用得少,炒出来的菜味全是自然香。
他老娘一会儿就把烧好的饭菜端到了餐桌上。红烧鱼块,烧鸡血,炒青菜,炒红萝卜,咸菜毛豆,另外烧了个肉丸蘑菇汤。色香味俱全,均是我爱吃的,看着这满满一桌饭菜顿时味口大开了。
王老板吃饭的时候跟我讲到,公司这段时间生产都很赶,为了帮公司赶进度,他甚至把其它单位的事都推掉了,除了想做好自己的品牌,在同行赢得良好的口碑,慢慢向高端发展,做一些合资品牌产品,进而走向国际市场外,更主要的是:他在公司做过部门主管,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在那里。
如同我这么多年舍不得离开这座城市一样。申城环境优雅,四季分明,气候怡人,空气清新。绿化做的极好,五彩缤纷,色彩斑斓。
这是我在申城吃得最饱的,最香的,最有家乡情怀的一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