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aul MacLean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大脑”(triune brain)理论。此理论将人类大脑分成“爬行动物脑”(Reptilian brain)、“古哺乳动物脑”(paleomammalian brain)和“新哺乳动物脑”(neomammalian brain)三大部分。他们既独立运行、各司其职,又相互关联,相互协作。
2
“爬行动物脑”(Reptilian brain):也可以叫直觉层,由脑干和小脑组成,控制肌肉、平衡和自主功能,例如呼吸和心跳。 大脑的这一部分即使在深度睡眠中也很活跃。
比如属于爬行动物脑的鳄鱼,只有趋利避害的几种反应行为。
“古哺乳动物脑”(paleomammalian brain):也可以理解为情绪层,它包括下丘脑,海马和杏仁核。
它对应于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大脑,尤其是较早的哺乳动物。 居住在边缘系统中的古老的哺乳动物大脑与情绪和直觉,进食,战斗,逃跑和性行为有关。比如老鼠。
它与新皮层具有广泛的相互联系。
“新哺乳动物脑”(neomammalian brain):理智层,它几乎涵盖了整个半球(由一种新近的皮质组成,称为新大脑皮层)和一些皮质下神经元群。它对应于灵长类哺乳动物和人类物种的大脑。 皮层的表面积或者说褶皱决定了更高的认知功能,以此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
3
了解了大脑由“直觉层”“情绪层”“理智层”组成,我们通常会以为“理智层”主导了一切,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我们面对一些危险时,直觉和情绪是最先启动的,他们可以做出应激反应以拯救我们。
然而,遇到问题或者困难时,直觉和情绪也会最快做出反应。因为这是大脑最熟悉的反应,最不费劲的反应。但是这种反应并不利于我们独处以及和其他人的相处。
·比如,学习、健身、读书坚持不下去时,我们会表现出对自己的不满。
·比如,给他人提建议时,对方会表现出抗拒、生气或者愤怒。
4
大脑的三个层面都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只不过如果我们能够更理智的话,生活中的困惑会变得更有据可循。
当我们下定决心做的事情半途做不下去的时候,不用厌恶自己,我们大脑的理智层就是注意力比较有限的。当我们明知道不该那么做的时候,还是做了的时候,(比如,打折促销,买了一堆没用的东西)不用对自己太苛刻。因为我们的情感层就是很容易被煽动。
我们能做的是,锻炼理智层,不断地重复地锻炼理智层,让它慢慢的变成直觉,只有这样,大脑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想都不用想就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如何锻炼呢?可以通过学习逻辑。逻辑不是学一下就可以的。知道和做到差十万八千里,我们需要不断的重复地学习。(重要的事情多重复)
当遇到我们沟通的对象出现不满的情绪时,我们知道对方并没有用理智来沟通,这只是他的自我保护直觉或者情绪的反应,不是他真正的意图。我们只需要耐心的态度诚恳地指出关键的问题,针对他的直觉抗拒提出的反对意见各个击破,慢慢的他就会放下防备,进入到理性的思考中。此时,我们需要锻炼的是耐心和诚恳的态度。因为当听到对方的激烈反馈时,我们很容易以更激烈的方式回应,这样的结果只会是不欢而散。
5
做作业动来动去。跟孩子说话,孩子像没听见一样。等等。我们会觉得这孩子是故意对着干。
其实大脑的构造告诉我们,六岁之前的孩子的大脑还未发育成熟,写作业时负责活动的小脑开始工作,这时又强制不让孩子动,会让孩子出于一个矛盾的境地。
不要跟正在专注着玩耍、画画或者干着一件事情的孩子说话,因为他们的大脑皮层本身就注意力有限,他们不是故意不理会,而是他们是真的没听见,或者说听见了也没处理你说的话。这是在自我保护专注力。但是我们有的家长这时候甚至走过去强硬的打破了它,却又反过来经常抱怨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殊不知我们家长才是那个罪魁祸首。
压力过大产生的皮质醇过度还会阻碍大脑前额皮层还海马体的发育。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对孩子的唠叨要适度,尽量培养孩子的自驱力,由孩子自己选择。
参考文献
https://zhuanlan.zhihu.com/p/24839679
https://www.kheper.net/topics/intelligence/ma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