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重述原文
用手去写读书笔记确实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特别是在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
我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每次拿到一本新书,我都兴致勃勃的找来漂亮的本子,说要记读书笔记,刚开始的时候,信心满满,可是每次都在记录了一部分内容之后就草草收场、无疾而终,笔记本只用了几页就放在了那里,然后就没有了下文。
虽然没有坚持下去,但是已经做了读书笔记的部分和没有做读书笔记的部分相比,效果却十分明显。笔记可以帮助我回忆起来当初的很多细节,让我知道,我确确实实有那么一个瞬间,是在去读这本书的。
每次当我整理东西的时候,翻看那些没有用完的笔记本,我都能清晰的回想起下面这些问题:
1. 当初我是为什么用的这个笔记本?
2. 我是在什么情况下看的什么书?
3. 为什么要看这本书?
4. 是谁推荐看的这本书?
5. 我又是为什么记了这写笔记之后就没有坚持下去?
而那些没有做读书笔记的部分,我忘记的很彻底,甚至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我都回想不起来主要的情节,有一种想说说不出来,向表达表达不清楚的感觉,这种感觉如噎在喉,让人感觉十分难受。
我觉得,如果我当初没有虎头蛇尾,而是详细认真的把读书笔记记录完整了,我一定会对这本书有更深刻的理解,对书中的观点有更深入的思考。当我和别人说话或者写文章用到他的时候,也一定可以说的更加的清楚,表达的更加的透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含含糊糊,自己知道,而别人却听不懂,看不明白。
这样记录了自己感悟和思考的读书笔记我是一定舍不得扔掉的,我相信,当我回头再去翻看他们的时候,一定还会有新的收获,得到新的启发。
记读书笔记是这样,记录灵感和想法也不例外。
你一定有这样的记忆:在某一天的某个时刻,我们突然有一个很好的想法,但基于当时的条件就没有及时记录下来,而等我们拿起笔记本想要记录的时候,却又想不起来是什么了。
这是不是很可惜。
所以,我们不仅要用笔记本记录读书过程中的各种想法和感悟,同样的,我们还要用笔记本把日常生活中随时想到的问题都记录下来,落在纸面上,这样才不至于忘记。灵感是稍纵即逝的,如果在那个瞬间,我们没有抓住的话,灵感很可能就飞走了,所以我们要随时捕捉他,然后把他写在纸面上,进行封存,有时间的时候就翻看一遍。
我想,翻看和整理这些记录了灵感、想法和读书笔记的笔记本,就像是整理我们的心路历程一样,会让人感觉很享受,会让我们觉得读书很有意义,而也就是在这样的快乐中,灵感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发挥它的价值,给我们一个惊喜。
想起自己的半途而废,那么怎么样才能坚持的记录读书笔记呢?我总结了三个小窍门,现在分享给大家。
1. 养成习惯。
为什么要养成习惯呢?
因为一旦养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就会和每天刷牙一样,如果有哪一次读书的时候,没有笔记本,我们就会觉得少了什么东西,会觉得很难受。
养成习惯有什么好处吗?
那就是便于坚持,不会像之前的我一样,随便中断,随意放弃。
可是,养成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么,就让我们先从树立一个小目标开始吧。
我们可以选择一本小书(不要太厚)作为目标,这样我们记笔记的任务完成起来就相对容易一些。
一旦我们读完了这本书,也完整的做完了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我们一定会觉得很有成就感。这个时候,我们不妨把这种成就感记录下来,把自己这些天是如何读这本书、如何记录读书笔记的过程都记录下来,把自己想到放弃时候的想法记录下来,所有这些,对于自己来说,都是一种肯定和激励。
有了第一本书成功的开始,我相信,我们会对读书笔记另眼相看,我们会由衷的喜欢上“记录”这件事情,当你发自内心的喜欢一件事情的时候,距离养成习惯就不远了。
2. 放大读书笔记的作用
我之前记录的读书笔记虽然不完整,但是就已经记录的部分来说,其作用还是很明显的。它让我回忆起来当初读那本书时候的很多细节。我想,如果我坚持下去,记录完整了,其作用一定还会更大。
比如,在写一篇文章的时候,突然想到了某位作者说过的一段话,想要引用一下,这个时候只要简单的翻看一下笔记就可以了,再也不用去找原著,在从原著当中去一页一页的寻找答案了,省去了好多的时间和精力。
再比如,在工作中,需要给上级报一篇信息,想了很久也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切入,不由的就想起了自己曾经在哪里见到过,好像记在了笔记上,于是赶紧翻出来看,还好,自己当时记录的很详细,看完了之后顿时茅塞顿开,一篇信息瞬间就完成了。
还比如,在生活中,宝宝总是缠着自己给讲故事,特别是在晚上睡觉之前。于是,那一天我就给宝宝讲了一个认真记录读书笔记的故事,并把自己记录的读书笔记拿给宝宝看,还告诉宝宝:“多亏了读书笔记,才有了今天的我。”宝宝看完了之后,用充满钦佩的目光和我说:“妈妈真厉害,等我长大了,上学了,我也会认真去记笔记的。”
写读书笔记的好处确实很多,当你真的去做,就会慢慢的有所体会,有所感悟,这种方法看似比较慢,比较原始,但是却是效率最高的。
3. 创造独具特色的记录方式
首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大小合适、便于书写的本子,自己喜欢的各种颜色的油笔、钢笔、铅笔,还有各种颜色的便签纸等等。
其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本子分成不同的区域,用不用颜色的笔填写不同的内容,内容的最后别忘了写上记录的时间。
再次,可以自己动手去画思维导图,可以粘贴报纸和折页,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加入评价、感受、怀疑和思考。让笔记本变的丰富多彩起来。
最后,定期的整理和翻看,把每次整理的感受和想法都写下来,最后写上整理的时间。就像脂砚斋评红楼梦一般,可以反复的多次进行整理。让这个本子和自己一样,在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
A1--联系经验
我前一段时间,工作不是很忙,孩子们也都算听话,于是就想利用业余时间来挣点稿费。
本来我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所谓正宗的科班出身,工作之后在单位的研究室一干就是9年,虽然现在工作进行了调整,但我对自己的文字基础还是很自信的,所以并不觉得让文字变现有多难,于是就写了几篇文章向几个征文的公众号投稿,可是,让我意外的是,竟然都被拒稿了,有的公众号竟然连拒接的原因都没有告诉我。这让我很苦恼。
虽然苦恼,但是却激发了我的斗志。
我开始分析原因,先挑出来一个公众号进行深入研究。我把这个公众号历史推送的文章都打印出来,认真分析其结构、语言、主题和关键字,分析了几篇之后,我就发现,自己之前写公文写习惯了,投稿的文章使用的的语言和口吻似乎都不太对,于是我就对投稿的文章进行了修改,然后再次投稿。
可是,我竟然再次被拒。
不过这次编辑还比较好,告诉我,文章不够生动,建议加入故事。
我也知道,写文章就是写故事,可是之前自己写的都是公文,用不到故事,所以这个问题确实被自己给忽略了。
可是到那里去寻找那么多的故事啊?这个时候,我想到了自己不是刚刚进入雪梅读写交流群吗,于是就向哪里的前辈们请教,很快,吴释若大才子就说话了,他说:“你要在平时注意去积累素材,多写读书笔记,建立自己的素材库,这样写文章的时候才有的可写啊,故事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自己根据需要虚构的,只要有了足够的素材,这些都不算事。”
我恍然大悟,我之前不是也记读书笔记的吗!上大学的时候记过几本,参加工作后,也记过一些,但是当时感觉手写感觉太慢了,所以每次都是虎头蛇尾的,最后没有记多少,笔记本就放在那里了。
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悔死了。要是当初认真坚持下来,现在估计也积累不少素材了。
吴释若大才子还把他写的读书笔记拍照片发给我,让我看,笔记本上勾勾画画,五颜六色,有剪报,有折页,有思维导图,有记录时间,竟然还有手绘。吴释若大才子说:“给公众号投稿就要研究公众号的调性,但是素材是基础,打好了基础,写什么文章都没有问题了。”
听了前辈的谆谆教导,我深刻的认识到,给公众号写文章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即便自己是科班出身,可是没有积累,没有自己的素材库,没有自己的笔记本,一样也很难成功。
A2--规划运用
在吴释若大才子的指点下,在雪梅读写交流群小伙伴们的督促和提醒下,我也开始写读书笔记,逐渐的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素材库。并且我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到了传统和现代的有机结合。我具体是这样做的:
1. 准备一个大小合适的笔记本,准备好各种颜色的笔,专门用来写读书笔记用。
2. 我选择阅读电子书。首先把文章的目录打印出来,粘贴在笔记本上,然后开始阅读。读到自己喜欢的部分,就直接打印出来,粘贴在笔记本上,在粘贴的位置上方,写上这一段文字出自于这本书的哪一张、哪一节、哪一页,然后再在旁边用笔写出自己的感受、思考、怀疑和看法,最后再注上时间。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少自己抄写原文的工作量,便于自己去写更多的思考和感受。
3. 平时的一些想法就记录在手机上,然后定期用不同颜色的笔,再写到本子上面去,注上书写的时间。或者,直接就写到“印象笔记”中,有时间再去丰富和完整。
4. 在网上看到好的图片、照片等电子的资料,就存在“印象笔记”或者“百度网盘”里面。
5. 手写的读书笔记和“印象笔记”中搜集的各种素材都要定期的翻看和整理,纸质版和电子版交替进行,可以让眼睛得到休息,同时,也能丰富自己的笔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