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卷二概括
郑睿菲
第六章
这一章主要讲述了苏东坡对神、鬼、人的态度。对于神,苏东坡是怀有一种敬畏之心的。为了治水,救旱,他会上太白山向神求雨,也会到蟠溪求姜太公的神灵,甚至只要事有必要,他还是会继续祷告。但对于鬼,苏东坡是绝不妥协的,他不怕鬼,哪怕鬼威胁他,他也不会为鬼祷告。而对于人,苏东坡则以真心相待,与弟弟子由兄弟情深。
第七章
如果要问对苏东坡一生影响最大的事件是什么,绝对非王安石变法莫属。因为王安石变法,官员被分为新党和旧党两派。新党即变法派,以王安石为首,其他人有吕惠卿、章惇、曾布等。旧党即反对派,以司马光为首,苏氏兄弟均反对变法,名相范仲淹亦在此列,此外还有欧阳修、韩琦等元老重臣。王安石变法本来的出发点是好的,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发展生产,富国强兵,从而改善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因此也得到了宋神宗的大力支持。但另一方面有一些措施执行不到位,导致民不聊生。直到郑侠献了几幅灾民图给神宗,才让神宗废止了多项王安石的新法。
第八章
苏东坡因为看到了民不聊生而反对变法,然而王安石一意孤行,加上各地官员混淆事实隐瞒不报蒙蔽圣听,因此神宗一朝反对派官员降职的降职,退休的退休,变法派极度猖獗。苏东坡为此多次上书警告皇帝,却惨遭罢黜,但他却乐视地带着家属赴杭州上任去了。
第九章
在苏东坡离京之前,京中发生了一次暴乱,这令王安石丢掉了他最后一个朋友。神宗与太后看了灾民后决定罢相,王安石变法终止。后来吕惠卿想把王安石牵连在一个谋反案中,但王安石却因祸得福重任宰相。在吕惠卿垮台后对王安石发出了最后一击,最终王安石辞官归隐。
第十章
苏轼与弟弟在政治上的立场相同,性格却各异,但都才华横溢,经常互相以诗寄情。
第十一章
苏东坡被贬到杭州,在西湖边写下了不少诗篇。他与佛印志趣相投,互相调侃,妙趣横生。他喜欢和女人逢场作戏,却没有迷恋上哪个歌姬,只因夫人信任他。哪怕他对堂妹深情,苏夫人知道却也选择信任。
第十二章
苏东坡在离开京城以后在密州、杭州写下不少诗篇。有时也会与朋友互相写诗应和,诗句合起来就是些动人的抗暴诗,他看不惯王安石变法,对朝廷既失望又不满,在他最难过最沮丧的一段时光,却写出了最好的诗。
第十三章
苏东坡到徐州上任三个月后,徐州发洪水,他奋不顾身,抢救城池。洪水退去,为了庆祝,他兴建了黄楼。那时,他深得民心,为整个学术界所爱戴,所尊敬,所景仰。
第十四章
神宗元丰二年六月,一个御史弹劾苏东坡,苏东坡被捕入狱。皇帝本无杀他之意,所以暗中派宫中一个太监到监狱里去观察他。那个人去的时候苏东坡正在睡觉,他睡得很沉,并且鼻息如雷。于是太监回去立即回奏皇帝说苏东坡睡得很好,皇帝就对侍臣说:“我知道苏东坡于心无愧!”所以后来他才免于死罪而仅仅被贬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