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读 余华《活着》有感
余华说:“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到来。长期期以来,我的作品都是源于和现实的那一层紧张关系”
的确,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的真实才会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有多么的突出。内心让他真实的了解自己,而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全世界。
作为一个写作小白,没有读过太多的书,没有走过太多的路,更是对人生经验极度的缺乏。可我并不慌张,也不急躁,因为我始终坚信,“我手写我心”,我在写,我想写,并不是为了任何其他的利益或是什么别的事物。现在的我可能对于写字来说完全没有领悟,但我相信时间,相信她能让我成长。——这里是初入大一的Little啊
今年九月中旬才步入大学的校园,虽然所在的专业并不理想,但曾若影若现的大学生活还是如约而至,在大学期间翻开的第一本书便是余华的《活着》。也曾以为:大学啊,是可美好的呢。或许并不是的啊......不断地失败与打击,汗水与无奈,所有的这些都是生活在逼迫我们认输,“教”我们投降,可曾经的理想真的就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消失殆尽了么?到底,是怎样的《活着》来教会我们不论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多大的打击,不论命运想怎样对我们出手,我们都要同福贵一样义无反顾的认真生活。
对于作者余华,我并未去做相应的了解与认识,或许是本人的人生经历并不丰富,不能很好地了解余华笔下的福贵,不能很好地了解余华的文字,读完后总觉得好多明明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痛彻心扉的事,为何在他笔下如此轻描,好似只一味的陈述着别人的故事。
王小波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一书中曾说:“理性就像贞操,失去了就不在拥有;只要碰上开心的事,乐观还会回来。可因为遇见不幸的事件就应该悲伤啊”。的确,《活着》这看似轻描淡写的语言,极度冷静的文字,在我看来是在用另一种方式诉说着人物的悲哀,书写着人物的不幸。倒是,还很想知道余华是以怎样的心情完成的这部大作呢。我还算年轻,或许对其理解不够透彻,又或许完全不对,但这就是《活着》给我的第一感觉,可能再读时又有不同的领悟吧。
在笔者看来《活着》写的是一个时代人的生活,是老一辈的日子,他们从过去走向未来,不曾回头,亦不曾忘记过去。《活着》让我们的爷爷奶奶辈那深远悠长的记忆闸门重新开启,让新一代的我们身临其境感受过去的艰辛,用看似一天的陈述,写一代人的人生。
或许福贵的一生经历了太多,这其中有他自己的原因,但在我看来有着更多时代的因素吧。人们总是说富不过三代,作为地主家的儿子,福贵什么也没学到,便将家产败光,让祖上从两只鸡发起来的家产田地一并输光,回到了甚至连两只鸡都没有的日子。输掉了家产,福贵从有头有脸的少爷沦为一无所有的平民,到这里故事开始转折。他再也没有了以前的年少,不久自己的父亲便因气而死。不论如何日子还是要继续,带着早已病了的娘,和女儿开始了茅屋的生活,后来年迈的娘病了,福贵抓着好不容易得来的两个银元上街抓药,却阴差阳错地被当做壮丁抓去。历经艰辛,终于回到家乡,家珍依旧在家里等着他,只是娘去了,女儿也哑了。一家人在一起过日子,儿子懂事,也聪明,为了不跑坏鞋子光脚上学,后来却因给县长夫人输血输死了。女儿大了,许了好人家,却难产而死,妻子家珍后来也死了,女婿二喜待他很好,可还是死了。福贵那时候已经是个老头了,带着外孙苦根回到了乡下的小院,可后来,苦根也因为饿久了,吃了太多的豆子而活活撑死。最后的最后,只剩下一头同叫福贵的老牛与他相依为命,两个垂暮的生命在那块昔日的田地里日复一日。
初读时的感觉是那种刻骨的痛,想哭却怎么也哭不出来,直到看到他花光了所有救下那头同样年迈的老牛,才真的绷不住,可能来自本能的同情,又或许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哈姆雷特,泪点也不相同吧。
但在《活着》这样一部极度大悲的故事里,却又时不时有着感人的温情,或许这些不算太多的温情正是作者留给我们的幻想,正是这点点滴滴感人的细节支撑着福贵在历经世界磨难,依旧不改那活下去的初心,在苦难中开出一朵艳丽的花。
望如今的我们也能坚强的活着,并感激着,在苦难的土地上以忍耐的美德开一朵美丽的花。
我不怕生活阻挡,只怕自己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