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周末,优酷上架了《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这部电影。虽然知道这部电影评分挺高,但由于一些原因我一直没来得及看,直到昨天才备好纸巾打开电影去一探究竟。
萝莉与大叔的搭配总是让人想起《这个杀手不太冷》这部经典电影。而《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这部电影框架更大,它包含了善良,坚持,信仰,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和人性的闪光点......
糅杂了许多又不显累赘,你知道这部电影的目的就是告诉我们要真善美,却又不会嫌它说教。一句话概括,这是一部即使猜到结局也不影响它感动你的好电影。
02
每个人看这部电影我相信都有能够触动到你的地方。于我而言,更触动我的,是猴神不断蜕变的善良。
讲善良的电影有很多,前段时间最火的要算《芳华》这部电影。
《芳华》里刘峰默默付出,不求索取,简直就是完美的化身。但他太好了,太好的人得不到认同感。他除了能感动女主角和看电影的我们,再感动不了任何一个人。所以刘峰的结局注定是个悲剧。
而猴神不同,他的善良不是与生俱来的。我更认为猴神的善良是衍生于他的信仰。
猴神是个虔诚的哈努曼神灵信徒,他就算在街上遇见任意一只猴子,都会双手合十祈求哈努曼的保佑。
一个有信仰的人,总不会太坏。所以他买食物给沙希达吃,想把沙希达交给警局,最后更是把沙希达带回了家,他要帮沙希达找到爸妈。
但猴神的善良也是有限的,他可以不在乎沙希达是婆罗门还是刹帝利。但当他知道沙希达是穆斯林时,不由大惊失色,站在清真寺外进退两难犹豫不决。
其实有时候善良不是一种天性,它也许是一种其他东西的衍生物,所以善良总是被考验,也总是禁不起考验。
3
后来沙希达的身份暴露,她不仅是穆斯林的信徒,还是敌国巴基斯坦人。
信仰不同,加上国仇和岳父等人的责骂,更使得猴神的善良岌岌可危。
猴神在出境失败后,选择了把沙希达交给一家黑中介。其实那时他也会问“沙希达到了巴基斯坦,你们怎么找到她的父母?”
中介无法回答,猴神也没继续追问。毫无疑问,这时猴神的善良不堪一击。
他不敢继续追问中介,你们要是找不到沙希达的父母怎么办。猴神在逃避这个问题,或者说,猴神在逃避沙希达,在逃避他内心的善良。
这也是大部分人会做的选择。
大部分人内心的善良总是会有个尺度。善良是力所能及时给予别人的帮助,要是为了善良,搭上了自己的一切,那就是愚蠢了。
4
如果猴神在印度时的善良是大部分人会拥有的善良的话。那他在巴基斯坦则完成了他善良的蜕变,超越了大部分人对善良的禁锢。
在此之前,猴神是一个信仰大于一切的信徒。带着沙希达跨越边境的时候,他执意要得到军方的许可。
哪怕他被打趴在地,哪怕可能他无法带沙希达回到巴基斯坦,他也固执地站在原地。因为哈努曼的信徒不能偷偷摸摸,不能说谎。
有人说此时的猴神太过固执,不讨人喜欢。但这正是猴神的信仰,假使他没了这信仰,也不会独自一人带着沙希达从印度回巴基斯坦。
但在送沙希达回家的路上,猴神住进了清真寺,穿上了清真寺的服饰,他踏上了沙哈神殿为沙希达祈福,他第一次教人说了谎。
这一切在猴神的几十年人生里是从没发生过的,严重地说,他背叛了他的宗教信仰。
而这恰恰是最令人动容的,猴神的善良是由信仰衍生而出,再由善良突破信仰。
5
电影最后,两国人民围聚在边境,为猴神打开了回归印度的围栏。
猴神满身是伤,一瘸一拐地从巴基斯坦走回印度。一路上,他被这些陌生人感动了,双眼通红。其实更多的陌生人被他的事迹感动了,突破了国仇家恨,只为善良而感动。
电影结束,眼中也泛起点点泪光。
就像很多人说的,哪怕知道它结尾会煽情,但看到了最后,眼里还是止不住地往下流。
一部电影总会告诉我们一些东西。《芳华》告诉我们,你的善良要有锋芒。我想,《小萝莉和猴神大叔》告诉我们,你的善良超出你的相信。
我们让自己的善良再多一点点,就可以让这个世界再美好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