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读书笔记8|基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教师阅读

  一、教师的整本书阅读是一种课程开发

  日常读书,可以随性阅读。要把整本书作为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源,相当于教材时,老师就需要像对待教材一样阅读整本书。挖掘整本书的教学资源。一本书像一篇文章一样,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不同的教师往往挖掘出不同的教学资源。如《朝花夕拾》,可以梳理鲁迅先生的求学经历、人生追求,可以研读《朝花夕拾》中老师的形象,可以搜集童年趣事,可以从学习运用修辞方法角度批注修辞方法……整本书阅读作为教学资源时,要像阅读教学一样,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学习评价。

  要充分挖掘整本书的教学资源,老师要深入阅读,读进去,读出来,还要研读相关的书籍,充分读懂读透整本书。挖掘方方面面教学资源后,要结合课标要求,学生实际,整合教学资源,选择最合适的教学资源,设计学习活动,学习评价。

  二、教师的整本书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的尝试和示范

  整本书阅读的读书,可以是读书方式的示范。不同的书,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老师只有自己读了,才能以自己的阅读方式引领学生读书。《骆驼祥子》可惜纵向梳理祥子的人生经历,也可以横向比较祥子周围不同的人各自不同的特点,和祥子的关系,对祥子的影响,可以分析祥子悲剧本身的性格因素。

老师只有自己读了,有自己的方法,才能以自己的方法引领学生。

  三、教师的整本书阅读还是适合的教学形式的发现

  教师的整本书阅读,在自己阅读的基础上,发现适合的教学形式。

  《西游记》比较适合故事会,《骆驼祥子》就比较适合分享自己的感悟。

为了促进学生读书,老师要在自己阅读的基础上,发现能够促进学生阅读的最好最合适的学习方法,组织学习活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