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村在花鼓镇,花鼓镇在城市的西北角。西北无高楼,只有一丛丛低矮的楼房,显得与这个高楼林立城市格格不入。
一 夜画
宋歌,是他的艺名,真名?画家村的人谁也不知道,在这些来自天南地北,颠沛流离的"先锋"画家群中,宋歌因为酷爱临摹宋代山水,市井画而略显古董,也因此出名。这点似乎可以从他的艺名中得到印证。
画家村的夜晚,风里也飘荡着油墨的清香。用蝇头小楷为画中的一阙楼房,题上"上河客栈"四字牌匾后。宋歌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一幅长约5米的"清明上河图"临摹画卷,在历时3个月后,如今可以交工了,昨天画廊的老板又挂来电话,新西兰一位华人客户正催着。
夜已深了,困意排山倒海似的向他袭来,头很沉,似乎有点醉后的懵懂,踉踉跄跄走进画室里间的休息室,意识就渐渐模糊起来。
二 入画
黎明裹着一阵阵吆喝声从窗外袭来,起初以为是楼下卖早餐的阿姨,但那份愈演愈烈的喧嚣,有着不同寻常的热闹,这是远离城市的角落从来没有的。
朦胧中撑开眼皮,正要起床,却发现,自己睡的不再是休息室的小铁床,见这宽大古老的木床边沿,雕着飞禽走兽的图案,身上盖着的是浅黄色的棉麻床单,手摸着有软软的质感。木制的窗棂,被半截竹枝撑开一片阳光。
宋歌寻着喧闹声往窗外望去,一条河从窗下流过,河水清清泛着绿波,河对岸的街道,柳树青青,风似乎舔着细细的叶子。喧闹声穿过柳林,飘过河面,纷至沓来。
街道行人戴帽着长衫,女子则穿着长裙,婀娜地穿行在人流,那酒坊,那亭台却是异样的熟悉,那不是昨晚才完成的画卷一角?
难道进入玄幻之地,遁入自己昨夜才完成的清明上河图中......这是在哪,怎么睡在这古老的床上?又怎么回到花鼓镇去?
宋歌正纳闷着,又故作镇静地走出房间,有三三两两的房客,从楼梯上来。一楼大堂里,四根古色古香的粗木圆柱,高高撑起,三五张四方桌,每桌配着四条木长登,桌面摆着瓷制的茶壶杯子,该是为旅客自用准备的。
三 卖画
掌柜的正忙着,给几个高鼻子络腮胡男子结账,一把算盘拨弄得吡啪响。门外的骆驼正啃着柳条细叶,那几个男子朝门外走去,解下拴在树上的牵绳。应该是传说中的波斯商人,宋歌用仅有的历史知识作出判断。
那掌柜的,整理完帐目,突然朝宋歌望来,笑道:后生,你昨夜到店身着短衫截裤,一看便知是外域之人,且先借你些铜板,换身适合的衣裳,明日你得找个地方做工,还得交我房钱。
宋歌学着作揖致谢,兜着铜板往外走,在门口抬头一看,"上河客栈"四字牌匾,湿湿的,像昨夜写下,字迹未干的样子。
穿过似曾相识的街道小巷,买了件青布长衫,再添了些笔墨纸砚。别无它长,只能卖画为生了。宋歌这样想着。
离客栈不远的杨柳岸边,宋歌在人声鼎沸里,为来往的人现场泼墨写生,这周边阁楼景致早已是了然于胸的。第一副画,是被一个波斯人买走的,正赶上他要回国的日程,恰好买去留做纪念,那波斯人说。渐渐地,宋歌有了些名气,主要是因为他现场作画,人气旺。这在那些当时的文人骚客看来,是有辱斯文的。
只是有个问题困扰着宋歌,这里平时有人用银两,有人用铜板,有人用"交子",不像在花鼓镇,用"人民币"简单明了。买画的人多了以后,难免是手忙脚乱,只好摆一堆铜板放在摊上,让客人自个找零钱就是。
每每这个时候,不远处的卖花姑娘,总皱一皱眉头,就凑过来,热心地帮着张罗。宋歌往往心存感激地对她灿然一笑。
四 情画
那是一个黄昏,一群年轻人,从酒家亭台上,拍着栏杆,醉容满面地从石阶摇摇晃晃走下。他们的牢骚声中,夹杂着对昨天科考春试的不满。卖花姑娘正要收起装花的竹筐,却见他们围了上,手指很轻佻地往姑娘的脸上划去。
在到花鼓镇之前,就早已流浪成性的宋歌,随手就抓起一块青石板,冲到卖花姑娘身边的时候,那伙考场失意的年轻人早已作鸟兽散了。
慢慢地两个人就情愫渐生,知道卖花姑娘叫小乔,一场大水使她家流落到这。宋歌用手中的画笔,为小乔写画,仔细端详,才发现这位卖花的姑娘,有着花一样的容颜。
那些画有些是站在柳叶下,有些是靠在断桥边,有些是坐在青青的田野里。那些画放在姑娘的绣枕边,却刻在宋歌的脑海里。
宋歌凭着在花鼓镇画家村,三个月临摹的记忆,总是能最快地找到这上河区,最有特色的小吃店,最有名气的绸庄。小乔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宋歌身边悦雀起来。有时,在吃完饭的餐桌上,宋歌就蘸着盘里的绿的,红的,紫的蔬菜汁,用指尖在小乔的手绢上,画起各种小动物,维妙维俏。
那一夜,在月光下散步,走累了,他和她就一起躺在古城墙上,看着月亮渐渐走远,城墙外是一泓月牙湾,偶尔有船工划着桨唱着歌谣经过。
夜渐渐深了,宋歌起身送小乔回家,忽然记起这么久了,还没拜访过她家人。但走到北郊的山边时,小乔却突然不让送了,这一带还挺荒凉的,正想坚持,小乔早已转身离去,只留下娇小的影子。
五 出画
回到客栈的时候,宋歌掏出铜板,想付清这几日的房钱,掌柜的正要收钱的时候,突然一本正经的问道:后生,晚上去哪了?
古城墙赏月,送一姑娘到北郊山那边,宋歌一点都没含糊。
掌柜的脸色一变:北郊一带,可是各种生灵怪物出没最多的地方,若遇狐仙还好,否则......
看掌柜的一脸惊悚,宋歌也不经胆颤心惊起来,不过转念一想,小乔是没有恶意的,顶多也就是个善良美丽的狐仙,也就心安起来了。
宋歌躺在床上胡思乱想,眼皮渐渐合起。这时却听见"哧"的一声,像纸张撕裂的声音,迷迷糊糊中听见画廊老板和客户的争吵声,似乎是在讨价还价。睁开眼,像是撕开了一张时空屏幕,耀眼的阳光照进了画室里间的休息室。
从门缝中往外看,画室里留下一番争吵后的痕迹,那幅清明上河图的仿品,也被撕开了一条缝隙,或许就是那一条缝隙,为宋歌打开了回到花鼓镇的时空之门。
回到花鼓镇,本应高兴起来的,宋歌却隐隐地有些失落。靠着窗,目光越过低矮的楼房,前方是一条蜿蜒的小河,宋歌想起那晚的月光,那可能是狐仙的小乔,耳际飘来那船工悠远的歌谣:古城墙脚下 青草叶上 白露凝未干;晨曦里划桨唱着歌谣 撑过月牙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