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了一下自己过去时间的花销,觉得还是需要调整一下的,具体这几个方面:
1、需要增加通勤时间和上班时间,大概花费我11个小时左右;
通勤时间大约3小时,上班时间大约8小时.在这个过程中,我可以做些什么呢?通勤时间可以用于看书、记录自己想法、思考一些问题、发呆.
上班时间用来和同事沟通、熟悉环境、记住每个人姓名、各个人负责的任务以及自己的工作.学习一些基础知识、产品知识.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来做,记录下来,以便整理出来,同时,熟悉整个过程中的流程.
2、睡觉时间一般是6个小时左右,睡得早,起的也早,要求10点自己之前睡觉,一般情况也就是4点起床;
这个过程需要注意的是:睡觉时间的长短以及对后续的影响,只能灵活的操作.原则也简单,只要不上班迟到和早晨起来写一篇文章就好.
3、输出一篇文章大概需要1个小时左右,时间最好固定在早晨.
选择早晨这是因为大脑休息了一晚上之后,脑子比较清楚,没有收集到太多的消息,写的更顺畅.若是能够提前提前列提纲,搜索整理一下就更好了,也只是期望.我现在都是想到哪里写哪里的,质量其实不是很高.
为了避免有意外的事情发生导致不能持续的日更,决定采用这样的方式:提前一天早晨写当天的文章.比如11月15日的文章,我需要14日早晨完成.好处不言而喻.
4、剩下大概6个小时,主要用于上面的不足的填充,满足之后,需要用于处理杂事、编程、好习惯的养成、沟通、……;
在这个过程中,就是需要自己的时间调配了,自己始终有这个意识,让自己可以顺利的完成.
日更:49/365(2018-11-14)
坐享:9分钟(305/365)
正在阅读:思考,快与慢
想要改变的战友,不妨一起制定一个计划,一年之后看最终你有多少变化,我自己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丁昆朋YKPD),喜欢写作、英语、编程、区块链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