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弘桥中学高二 罗嘉怡
展心为帘,青丝蘸泪,滴一幅山水丹青,甩一帘幽幽旧梦。朝夕日暮,定格于镂空的窗棂,卷起,是梦境,铺开,是风景。风生水起处,读一首唐诗,梦起相逢时,品一阕宋词。读罢,如同茗之永永回甘,如梦之冉冉惊觉。那字里行间的泰然和淡定轻易地转圜千年时光,让那绝妙的诗性与心灵相拥。唐诗宋词,如同一面明镜,在浮躁之后,照见我的一片冰心。
国学,一个人们熟悉又陌生的名词,《礼记·学记》又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而诗词,正是国学因为性灵而结下的串串丰硕的果实。周汝昌先生曾言:“中华诗,讲究性灵而有神韵,讲出常人所不能及之地步。”因此,词有词心,诗有诗心,诗词歌赋有着耐人追索的美,婉约与豪放,有得亦有失,得失之间皆需寻索,领会,认识,旨在参得诗性,诗境,诗心。
诗词是墨客雅士心中对家对国的细腻情思。诗仙李白,也曾笔落惊风雨,也曾诗成泣鬼神。纵然文采承殊渥,流转必绝伦,亦会在寂寂长夜忽闻折杨柳的曲笛之际黯然写出“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细腻心情,也在万籁俱寂之夜抬头望见皎洁的月光时默默吐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动人真心;王湾在其亦传世名篇《次北固山下》中慨叹“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把对家的满心思念寄予北归的鸿雁;唐朝诗人高蟾,亦曾在落日泛秋声之际,登上浮云晚翠的金陵城远望,为唐朝的衰亡发出了“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的感叹;“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南唐已破,雕栏玉砌犹在,只恨这朱颜已改,站在汴梁无尽的风雨之中,李后主唯能空有一怀“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的对故国的追思之情和“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的悔恨之痛。同样的,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谁人,又能读会稼轩这亡国游子的登临悲愤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