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件事之前,问自己为什么要做,是个很重要的筛选标准。回答完毕后,要么这件事情不是现在要做的,要么立即和持续做这件事情的动力更强。我为什么要写回忆录?
送给自己的30岁礼物
时间过得很快,我也进入了30岁,过去的日子有时被我刻意地遗忘,有些被我忽略,有些残破断裂,我都忘记了自己是怎么样走到了今天。30岁是一个我觉得很重要里程碑,因为这是下一个腾飞的起点。我想清楚自己来时的路,有一个更有力量的跃起。
收到这份礼物的我,可以:
1.放下过去这口浆糊锅。翻看心理类书籍、学NLP、参加家排,我很震惊,我原以为的成熟,竟是麻木。也明白了,那些尘封的痛苦让我无法调动头脑和身体。这些痛苦日日夜夜搅成一团,熬成了一锅浆糊,我已经看不清原材料是哪些,我又加了什么汤料。我想通过这次的写作,把这些痛苦都放掉,让一切都物归原位,不想带着这口锅继续上路了。
2.理顺头脑中和生活中的麻花。我看见过往的种种混杂:等别人来接近,太主动不好。别人对我不恭敬,就责怪别人,同时责怪自己。想要处处争第一,做不到就不愿意动手。想要被人捧在手心里。想要永远活在闪光灯里。主动向别人寻求帮助,就是弱者。要成为弱者,这样才不会被抛弃。人活着就要争气,想要的就去争取。我不能想要的太多,欲望太多,终究要吃苦……这些种在我脑子中的观念,让我成了一个矛盾的人,也把生活拧成了麻花。这拧成一团麻花的评价标准,容易让我陷入盲目的相信和盲目的质疑。我想做到感性和理性的相融,做一个能爱能想的人,做一个思路清晰有温度的人。
3.重新解读我的过去。我一想到过去,总是挥之不去的阴暗和凄冷。前30年我找自己,找得很辛苦,一度我很想放弃自己,我看不到任何的意义,匆匆忙忙,以为抓住了一些东西,我才能安心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我就很用力地在旷野里抓取,除了寂寞和失落,鲜有其它收获。头脑告诉我,这应该不可能,一切都还是挺平顺、挺普通的。原因究竟出在哪?我的解读要做怎样的调整,能让过去恢复生机。我想,当麻花被理顺后,很多的解读也就能让荒芜的花园久降甘霖了。
4.遇见内心的自己。当过去清晰了、平顺了、绽放了,我想我的心了就静了,也不容易为外面世界的喧嚣带跑。看见自己的本心,看见自己的擅长和有潜力的地方,知道自己真正在意的东西,能够在人群中活出自己的模样,而不是想活成优秀的别人。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有限,选中真正让自己开心的东西,用心专一,既愉悦了心情,还能把未来的路越走越宽。
一份爱的传递
对我爸妈的爱的一种表达。很多年对爸妈有抱怨和恨意,因为我跟高中城里同学们的爸妈比较后,发现我的爸妈太不把孩子放心上了。自己成为妈妈后,特别是经历过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紧迫后,我才更加懂得当年爸妈的艰辛。先写下自己的回忆录,再给我爸妈写,我想看见我的父母,作为父母的角色外,他们人生的其它许多方面。我想更懂他们,更爱他们。
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去帮助更多的人写回忆录,不管是直接陪伴一起写,还是点燃他写的热情。人的一生,活得明白一些总比混沌要好。看得到自己想去的方向,并坚信自己可以到达,能让生活更有奔头和滋味。
写回忆录,看清来时的路,这是一堂课,值得重修。修好后,看见自己,看见历史,看见身边的人。更智慧地走向未来。
写到这里,我真的非常感谢弘丹,和她的相遇后,她的真诚、认真、热情,和她的故事,帮助我终于拾起了曾经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