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论(作文亦需言为心声)
夫文章者,作者之心声也,非真实感悟而勉强为文,则必东拼西凑,难免人云亦云。欲作脍炙人口之文章,则必先有独立之思想,唯有见解独到,方不失其魂。文章之好坏,在其个性之有无,而非词藻之华丽。文采之有无,在于浑然天成,而非刻意雕琢。如欲天然去雕饰,必先言为心声,欲言为心声,则需随心所欲。发肺腑之言,写内心之音,抒真挚之情。故经典之文,必为人之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而非拾人牙慧,亦非空谈大道。诚如是,则可落笔千言,篇篇经典。
魏文帝曰:“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一代帝王尚且重视如此,吾辈安能轻视哉?文章无外乎叙事与抒情,叙事者,文笔流畅,行文清晰即可,故姑且不论。而抒情,则不可虚情假意,臂如高高在上者写农民工,彼不知农民工生活之状而人云亦云,如此一来,则不免有“秀才同情薄如纸”之嫌。文章不能言为心声,则必沦为文字垃圾。臂如狗,其本职乃看家护院,彼不言看家护院之辛酸,而感慨猫捉老鼠之之艰难,此非越俎代庖乎?
散文非小说,小说因情节人物之需,可作虚构,而散文则需传达作者之心声,非真实之感悟而不能妄谈。世无两片相同之叶,文章亦然,人与人之经历,不尽相同,故人与人之文章,则必有明显之区别。汝不曾失恋,而妄作失恋之文,言己如何如何伤悲;汝不曾喝酒,而写“一醉解千愁”之陈词,岂非假情假意乎?
夫文章者,思想为上,文采次之,至于华丽空洞之语,宜当摒弃。浪漫与现实结合,美而不空,华而不俗,不能空求浪漫主义而忽略结合实际,愚以为浪漫当服务于现实,而非凌驾于现实之上,故作文宜当以其生活为题材,不宜想当然而夸夸其谈。臂如高高在上之白领,彼不了解农民,而整日瞎写农民,未免有“秀才同情薄如纸”之嫌矣!或整日构思田园生活如何如何美好,然不知田园生活之不便,所谓世外桃源,乃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之地也,假使城里人居此“梦寐以求”之地,方知陶渊明并非“悠然见南山”,而是“愁眉对大山”,故人云亦云而作文,不过增添文字垃圾耳,毫无作者个性思想可言。
有独立思想之作者,读其文而知其人,学识涵养,跃然文中,秉承本真,不失自我。而人云亦云之人,其文不过拾人牙慧,重复前人之观点,多为陈词滥调,索然无味。2016.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