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张莉老师执教)
以读代讲,感受燕子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先看老师写一个字(师板书“燕”的象形字),猜一猜这是什么字?
生:这是“燕子”的“燕”。
师:对,这就是古人笔下的“燕”字。你是怎么猜到的?
生:这个字的左右两边就是燕子的翅膀。
师:(教师随机描红“燕”的相关部件)瞧,多么像燕子的翅膀呀!还有补充吗?
生:我从这个字的下面部分知道那是燕子的尾巴(师用红粉笔描红相应部件)。
师:孩子们,你们看,古人用一个字就把燕子的样子生动地呈现出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作家郑振铎先生的一篇作品(补充课题,齐读课题)。郑振铎先生是如何写燕子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出示第一自然段,学生自由读)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让我们听出燕子有什么特点?(生读。)
师:你的朗读让我听出了燕子的羽毛很光滑。(ppt相机点红“乌黑光亮”)还有哪位同学想来读一读?(生读。)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听出了燕子有一对轻快的翅膀,也正是因为有了这对翅膀,小燕子才会在天空中划出那么美丽的弧线。(ppt相机点红“俊俏轻快”)(生读。)
师:这真是一只活泼机灵的小燕子。想不想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师:你们真会读书!我们通过朗读让别人听出特点,这也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
师:古人写“燕”这个字,突出了燕子的翅膀和尾巴。郑振铎先生写燕子,也抓住了燕子的翅膀和尾巴,这是为什么呢?
生1:因为这是燕子的特点。
生2:因为尾巴和翅膀是燕子区别于其它鸟类所特有的特点。
生3:我补充,如果燕子身上的每一部位都写,就显得很啰嗦,这样的燕子就不美了。
师:是呀,不面面俱到,而是抓住燕子区别于其他的独特之处。这是状物的重要方法。翅膀和尾巴,这是燕子的特点所在,所以燕子的形象一下跃然纸上,并进入我们的脑海之中。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段文字,感受燕子的特点。
【收获】
状物,不可面面俱到,关键在于写清事物的“独特那几处”。郑振铎先生抓住燕子的翅膀和尾巴,寥寥数语,便活灵活现地勾勒出燕子的外形,十分高明。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从文本的寥寥数语中读出燕子的特点呢?
张老师设计了三个环节:
首先,通过“燕”的象形字导入,让学生在猜一猜的过程中,不仅记住了这个象形字,而且为后面感受作者“状在燕子的独特处”做了铺垫。这一环节设计不仅关注学生的探究发现,而且富有文化的气息。
接着,张老师运用“以读代讲”的方式,引导学生聚焦燕子的特点,并“读出”燕子的特点,进而感受燕子外形的独特之美。只有反复读,学生才能发现第一段的言语特点。
最后,张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古人造字和郑振铎笔下课文的相通之处,注意了前后环节的呼应,水到渠成地破解了状物类文章的摹状方法。
备课建议:增加关注言语形式,迁移运用环节,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