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
【⼼理⾯、基本⾯、市场⾯是如何互相影响,推动周期⾛向上⾏或者下跌极端的?】
• 经济面和企业盈利面发生的事件变得更加利好。
• 好消息带来好心情,利好事件助长投资人产生积极乐观的心理。随着这些利好事件发生,投资人的情绪(也被称为“动物精神”)会变好,投资人对风险的容忍度会提升(甚至有时候即使发生不利事件,投资人也会如此)。
• 心理的积极乐观导致投资人不再要求高风险保护和高预期收益。
• 利好事件、内心坚定地看好和投资人对预期收益要求降低综合在一起,导致资产价格上涨。
• 可是,最终这个过程进入反转阶段。事件未能达到投资人预期,也许因为产生这些事件的环境变得不那么友好了,也许因为投资预期高得太离谱了。
• 事实最终证明,投资心理不可能永远保持积极乐观。头脑冷静一些的人能够推断出,资产价格已经被高估到很不合理的地步了,或者也许投资人心软,不再那么坚定地看好未来了。只是因为一个理由,就可以让投资不再乐观,而这样的理由有100万种(甚至没有明显的理由,投资人还是会变得不再乐观)。
• 价格下跌了,因为这个时候发生的事件不是那么有利了,或者投资人看法变了,同样的事情他们却不再认为那么有利了。有时候,这种事情会发生,只是因为价格已经涨到根本无法再持续保持的地步,或者因为环境出现了不利变化。
• 价格掉头向下之后,又继续开始下跌,直到最后跌得实在太低了,再也跌不下去了,就变成反弹的平台。
基本面和心理面互相交织、互相影响的方式,但是有一点很关键,上面对整个过程的描述,看起来先后有序,前后相连,但是现实中真正的过程绝对不像上面讲的那样井然有序。这些事情发生的顺序可能会发生变化,因为因果关系的方向可能发生变化,你影响我,我也会影响你:
心理面、基本面、市场面三个方面的关系是双向的……甚至会同时双向互相影响。每个方面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方面的变化。这些事情演进的速度,在不同的周期中会有很大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周期,在整个过程中的不同环节上也会有很大不同。最后还有一点,周期并不一定是平稳流畅地运行前进,相反,周期会有下落也会有反弹,有时还会虚晃一枪,短暂小幅下跌后继续大涨,或者小幅反弹后继续大跌。很明显,过去的事件、预期未来会发生的事件与投资人的心理综合在一起,决定了资产的价格。事件和心理也会影响信贷松紧程度,而信贷松紧程度会极大地影响资产价格,资产价格反过来又会影响事件和心理。
【牛市三阶段和熊市三阶段分别是什么?】
“牛市三阶段”:
第一阶段,只有少数特别有洞察力的人相信,基本面情况将会好转;
第二阶段,大多数人都认识到,基本面情况确实好转了;
第三阶段,每个人都得出结论,基本面情况将会变得更好,而且永远只会更好。牛市三阶段讲的就是投资人态度的变化:一是特点,投资人的态度多么容易变化;二是过程,在市场周期波动的整个过程中,投资人态度的变化有什么模式;三是影响,投资人的态度如何助长投资决策错误。
“熊市三阶段”
第一阶段,只有少数深谋远虑的投资人才能意识到,尽管形势一片大好,市场面普遍被乐观看涨,但是基本面肯定不会一直顺风顺水;
第二阶段,大多数人都认识到基本面正在越变越糟;
第三阶段,每个人都相信基本面只会变得越来越糟。
这时,有人投降了。投降本身也有一个固定的周期。
在牛市或者熊市,第一阶段,大多数投资人都克制自己(按照定义)不去参与只有少数人才做的事。这也许因为他们无识无胆无勇:一是无见识,他们缺乏这种行为背后的远见卓识;二是无胆识,他们缺乏那种过人的胆量,不等到事情得到证明,变得清清楚楚,引得大家蜂拥而至时,就不会出手;三是无勇气,他们缺乏足够的勇气走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他们不敢做一个不与众人保持一致的逆向行动之人。
【为什么说聪明的⼈最先做,愚蠢的⼈最后做?】
牛市三阶段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在牛市第一阶段,几乎没有乐观的理由,只有特别有洞察力的少数人才敢于买入,且买入的成本极低,资产未来可能会有巨大的升值空间。但是在牛市第三阶段,很多投资人此时都会跟风买入,因为当时的市场过度乐观,投资人必须支付高价才能买到,所以后来亏得很惨。
这句话可以称得上排名第一的投资名言,神奇地概括了周期的重要性。那些先知先觉者有胆有识的极少数人:一是有见识,看未来比别人看得更准;二是有胆识,敢于买入,尽管此时大众并不普遍认同,有胆识才能抓住别人没有发现的盈利潜力,有胆识才能买到极便宜的资产。但是每一股投资潮流,最终都会走过头,而且会把价格推升得太高,所以当牛市走到尾声,最后一个接棒买入的人,为过于高估的潜力付出过高的价格。最后一个接棒买入的人得到的是资本的惩罚,而不是资本的升值。
巴菲特说:“聪明的人最先做,愚蠢的人最后做。”一语道破天机。关于市场周期及其影响,你应该知道的所有东西,这句话就告诉了你八成。巴菲特还说过一句话,讲的是同样的道理:“先做是创新,后做是模仿,最后做是傻瓜。”
【⽜顿投资的故事给你的启发是什么?】
心理因素导致的投资错误所造成的最悲惨的结果不但能杀死你的钱,而且能杀死你的心。我们要做到理性投资和思考!明智的投资只有一种形式,就是搞清楚这个东西值多少钱,用比价值更低的价格买入。我们要明智地投资,其前提必须做到两点:一是算对价值,用数据分析计算清楚价值区间究竟是多少;二是买对价格,坚持只有当价格低于价值的安全边际相当大,以及投资吸引力相当大时,才会买入。任何一种投资举动,如果不是建立在价格和价值的比较上,只是建立在一种空泛的概念上,就是不理性的投资。“价格再高也不会赔”,是产生泡沫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也是产生泡沫的显著标志。
【了解⽜市和熊市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对你的投资实践有什么指导意义?】
市场周期的上行阶段(牛市)特征:
• 经济增长,经济数据都利好;
• 企业盈利增长,高于预期;
• 媒体刊登的只有好消息;
• 证券市场走强;
• 投资人变得更加自信,更加乐观;
• 大家认为,风险非常少见,就是有风险也是良性的,不会有大害;
• 投资人认为,承受高风险是赚钱的必经之路,高风险才能带来高收益;
• 贪婪驱动投资人的行为;
• 投资机会的需求,远远超过供给;
• 资产价格上涨,超过内在价值;
• 资本市场大门敞开,发行证券融资很容易,债务到期滚动融资很容易;
• 违约出现得很少;
• 投资人的怀疑程度降到低点,而信任程度升到高点,意味着有风险的交易也能达成;
• 没有人能想象事情会出错,没有什么有利的发展变化看起来是不可能的,一切好事皆有可能;
• 每个人都想当然地认为,事情会永远变得更好;
• 投资人忽视损失的可能性,只担心错失机会;
• 没有人能想到有什么理由要卖出,也没有人被迫要卖出;
• 买进的人数超过卖出的人数;
• 市场小幅下跌,投资人不但不生气,而且很高兴,正好逢低买入;
• 股价创出新高;
• 媒体欢呼庆祝股价创出新高;
• 投资人变得盲目兴奋,无忧无虑;
• 持有股票的人自己都为自己感到骄傲——我怎么这么聪明,及时追涨买入,一下子赚了这么多,在高兴之余,他们可能还会买入更多;
• 那些一直站在旁边只敢看不敢买的人,看着朋友发大财,后悔死了,最终他们投降了,也跟风追涨买入;
• 预期收益降到低点,甚至是负的;
• 风险升到高点;
• 投资人应该忘记错失机会,应该只担心亏损;
• 是时候要非常谨慎小心了。
应该注意的最重要的事是:心理乐观成分大到最大限度,能够拿到的信贷额度大到最大限度,价格涨到最高,预期收益低到最小限度,风险大到最大限度。这些因素几乎同时都达到了极限,通常此时就是最后一波疯狂追涨买入突然发作的时候。
市场下跌(熊市)的时候会发生的情况:
• 经济增长放缓,报告数据都是不利的;
• 企业盈利持平或者下跌,且低于预期;
• 媒体报道的都是坏消息;
• 证券市场疲软;
• 投资人变得担心和沮丧;
• 大家觉得到处都是风险;
• 投资人觉得,承担风险一点儿好处也没有,不会让他们赚钱,只会让他们亏钱;
• 恐惧主导了投资人的心理;
• 市场上证券的需求低于供给;
• 资产价格跌到内在价值以下;
• 资本市场大门“砰”地猛然关闭,想要通过发行证券融资非常困难,通过债务到期滚动融资也很困难;
• 债务违约率飙升;
• 投资人的怀疑程度升到高点,信任程度降到低点,意味着只有非常安全的交易才能达成,甚至任何交易都达不成;
• 没有人考虑情况可能出现改善,任何负面的结果都有可能发生,一切坏事皆有可能;
• 每个人都想当然地认为,情况永远只会变得更加糟糕;
• 投资人忽视赚钱机会的可能性,唯一担心的就是会亏钱;
• 没有人能想到值得买入的理由;
• 卖出的人数超过了买进的人数;
• “不要去抓跌落的小刀”取代“逢低买入”;
• 价格创出新低;
• 媒体关注这种令人沮丧的趋势;
• 投资人变得沮丧和恐慌;
• 持有证券的投资人觉得自己好傻,幻想破灭了,亏了之后他们才明白,自己当初做这笔投资时所想的那些理由,其实自己并不是真正明白;
• 那些一直拒绝跟风追涨买入的人,特别是那些卖掉股票的人,觉得自己当初的判断得到了市场验证,自己一直不买简直太英明了;
• 那些本来持有股票的人放弃了,以令人沮丧的价格割肉卖出,结果雪上加霜,让股价进一步螺旋式下跌;
• 大跌之后,股价蕴含的预期收益率高到了天上;
• 风险很低;
• 投资人应该忘记亏钱的风险,只应担心错过赚钱的机会;
• 进攻型投资的时刻到了。
指导意义是:市场不会上涨到牛市的最高点,这个最高点同时也是市场反转下跌的起点,市场也不会跌到熊市的最低点,而熊市的最低点也是反弹上涨的起点。投资一定要与周期的步调保持一致,要同周期一起与时俱进,在周期出现重大变化时,我们的投资行动也要相应地做出重大改变。卓越投资人必须具有怀疑主义,“当乐观主义过度的时候,怀疑主义会召唤悲观主义;但是当悲观主义过度的时候,怀疑主义也会召唤乐观主义。”当然,在市场最黑暗的时候,人们缺乏的就是这种对过度悲观主义的怀疑主义。
【印象深刻的⼀句话是哪句话?】
“什么价格买都不会赔”,是泡沫的终极成分,因此也是市场上涨过高的铁证。参与泡沫,没有安全的方式,只有危险的方式。不过,你应当注意,“价格过高”并不等于“明天就会下跌”,二者的意思差得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