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2少年王阳明

王阳明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什么样的痛苦和迷茫,而他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去探寻自己未来人生的方向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从王阳明的童年开始聊起。

明朝成化八年,也就是公元1472年,王阳明出生在浙江的余姚。

关于王阳明的出生有一些颇具传奇色彩的传说:

他出生前,他奶奶梦见有人云中送子;

他出生后,要到5岁才能开口说话。

但总体来说,王阳明的童年并没有发生什么惊世骇俗的事件,他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平平静静地在家乡度过了人生的前9年。

在他10岁的那一年,突然发生了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整个王家的命运。

那一年,王阳明的父亲王华前往北京赶考,一举拿下了当年的状元。

对于一位读书人来说,中状元可谓一种无上的荣耀。

值得一提的是,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王阳明出生在一个状元家庭。

这种说法很容易让我们误以为王阳明一出生就是状元之子,而忽略了在他10岁这年他经历了家庭命运的这一次大转折。

就在他父亲中状元之后不久,王阳明就随着他的爷爷,从家乡启程,千里迢迢来北京投奔他的父亲,并在父亲的监督下进行学习。

在状元父亲这种强大的光环下,王阳明得背负着多大的压力。

老爸都是状元了,将来自己学得再好,也超越不了父辈;

如果学不好,那必然要被说什么一代不如一代、后辈没出息之类的。

这种压力让王阳明感到烦恼,甚至催生出了他的叛逆之心。

虽然当代的父母不见得都是像王华一样在世俗的事业上极度成功,但一般来说,相对孩子而言,父母都是处于一个相对权威和强势的地位。

人到了青春期,有了彰显自我价值和理想的愿望,自然或多或少地会变得叛逆。

王阳明的青春也是这样,尤其是在他的老师们一次一次地以他父亲为榜样来教导他的时候。

王阳明对此采取的对抗方式就是逃课。

这个时期的王阳明就是一个标准的叛逆少年,他的很多行为经常让他父亲感到头疼甚至大为震怒。

但是他小小年纪就能够吟诗作对,爷爷的朋友称赞说这个小孩将来一定是个人才,结果他也不谦虚一下,而是来了一句,诗词文章都是雕虫小技,没什么值得夸耀的。

王阳明小时候的性格就是那种很聪明但又很狂的小孩。

王阳明少年时期干过最狂的一件事,估计就是15岁那年,他去居庸关那边考察了一番之后,回来打算直接给皇帝写报告,想为朝廷排忧解难。

皇帝写报告,这可是个高风险行为。

当时很多官员就是因为这事丢了官职乃至性命。

王阳明少年时代干过的最出名的那件事,就是立志做圣贤。

有一天,王阳明和他的同学在长安街上逛街,突然遇到了一个自称会看相的人,那人对王阳明说,我看了一下你的面相,你将来会一步一步地达到圣人的境界。

结果呢,这番话让王阳明很受触动,回家之后,他还反复琢磨,并对着书静坐沉思。

过了一段时间,王阳明跑去试探性地问了一下他的老师,说:“老师,您觉得这人间第一等事是什么?”

他老师回答说:“当然是读书做官。”

其实,老师的这层意思,隐隐地还是在说,你要向你爸学习。

结果王阳明回答说:“恐怕不是这样的,第一等事应该是读书学做圣贤。”

他是真的被那个看相人的话给深深地触动了。

那时候的王阳明对圣贤的理解确实不透彻,甚至是幼稚的,但不能否认的是,至少在当时的他的心中,这个念头是已经种下了种子的,至少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的内心是真诚的。

许多年后,当王阳明已经开始有了追随者的时候,他要求他的学生们为学首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立志,可见这么一个事情对他后来人生选择的影响是巨大的。

少年王阳明的每次叛逆,都带着满满的真诚与投入,换句话说,王阳明的叛逆并不是为了博得别人对他另眼相待,而是为了追随他的内心。

他在18岁的时候拜访了当时非常有名望的学者娄谅娄老先生。

在那次见面中,娄先生告诉他,通过学习儒家先贤朱熹的格物之学,是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的。

这个说法可谓是正中王阳明下怀。

结果,打那以后,王阳明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

回家之后,王阳明收敛了以前的性子,开始认真学习儒家的经典,以至于他的父亲不用再操心他不好好学习了,转而开始操心他太用功熬坏了身体。

王阳明所遭受的第一个精神危机来自他的另一个广为人知的经历——格竹子。

经过娄老先生的指点之后,王阳明开始专心研究朱熹的学说,尤其是关于格物的学说。

21岁那年,他在自家后院找了一丛竹子,试图从竹子身上找出天理来。

结果呢,王阳明盯着竹子整整研究了七天。七天之后,他病倒了,但一无所获。

这个事情对王阳明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因为这等于说是直接否定了他从小时候就树立起来的要做圣人的信念。

他想不通,为什么自己花了好几年时间刻苦钻研了朱熹的学说,又在竹子面前坚持研究了七天之久,但他依然搞不懂格物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概念。

对于这一次失败,王阳明的归因是自己没天分,换句话说,就是“我不配”。既然不配,那就算了吧。

这件事之后,王阳明就随大流去了,他跟身边的朋友们一起,去搞些吟诗作对的事情去了。

至少,在诗词文章这个领域,王阳明是有天分的,而且,文笔好,对他将来考取功名也是有帮助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